香烟画片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营销手段,其流行时间主要集中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根据最新市场行情和相关资料分析,香烟画片在市场上的逐渐消失大致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具体时间节点因地区和厂家而异。
19世纪末,香烟画片由英美等国传入中国,随后迅速风靡全国。20世纪初至30年代,几乎所有烟厂都附赠烟画,成为记录历史、保存文化的特殊载体。然而,随着抗战胜利后,许多烟厂为了降低成本,逐渐停止印制香烟画片。国产最后一套画片是上海裕华烟草公司出品的“抗战八年”,标志着国产香烟画片的终结。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烟草行业的变革,香烟画片的流行逐渐减弱。新中国成立后,烟草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和重组,许多传统烟厂停产或转型,导致香烟画片的制作和发行逐渐停止。此外,随着印刷技术和广告手段的进步,香烟画片逐渐被其他形式的广告所取代。
到了20世纪60年代,香烟画片已经基本消失在市场上。虽然一些早期的全品相系列成套的香烟画片成为珍品进入拍卖领域,但普通消费者已经很难再见到新的香烟画片。时至今日,香烟画片已成为稀罕物,仅在文物市场、收藏品市场上偶尔能觅到一些品相较差的单枚片。
总的来说,香烟画片从流行到消失经历了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其消失的原因主要包括成本压力、行业变革、技术进步以及广告手段的多样化等因素。尽管如此,香烟画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仍然在收藏界和文物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成为人们回忆历史、研究文化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