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烟草行业监管动态持续引发社会关注。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通报,今年上半年全国烟草市场秩序整体平稳,但部分区域仍存在违规销售行为,尤其是“雪莲烟货到付款”等非正规渠道交易现象被列为重点整治对象。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发现尽管电子支付普及,但仍有消费者选择传统货到付款方式购买烟草,这一现象引发监管部门对物流环节监管的进一步思考。
在北京市海淀区某社区,记者以普通消费者身份咨询“雪莲烟货到付款”业务。一位自称“老烟枪”的消费者王先生坦言:“现在网上买烟要么需要实名认证,要么支付方式受限,但通过货到付款,送货员当面收现金,省去了很多麻烦。”然而,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指出,此类交易多为无证经营者或个人代购,存在假烟流入市场、未成年人购烟等风险。执法人员强调,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后的条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非法渠道销售烟草制品,违者将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刑事责任。
上海市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上海地区“雪莲烟货到付款”投诉举报量较去年同期上升23%,其中七成为消费者反映收到假冒伪劣产品。报告引用中国烟草总公司内部数据称,今年1-6月,全国共查获非法烟草制品案件1.2万起,涉案金额超5亿元,而“货到付款”模式因监管盲区成为重要突破口。业内专家、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教授李明在接受采访时分析:“货到付款看似便利,实则绕开了线上支付的风控机制,使得烟草流向难以追溯,成为监管的灰色地带。”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电商平台虽已全面下架烟草广告,但仍有第三方社交平台存在“雪莲烟货到付款”的推广信息。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透露,某些卖家通过“直播带货”形式,以“限量款”“纪念版”为名头,引导消费者通过私信联系完成交易,单支雪莲(硬)价格高达120元,远超市场正常售价(约80元/条)。该人士补充道:“正规渠道的雪莲烟严格执行‘一物一码’溯源制度,而非法渠道产品不仅价格虚高,还可能含违禁添加剂。”
在广东佛山,当地烟草局联合邮政管理部门开展“净网2025”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利用快递渠道销售烟草的行为。行动中,执法人员查获一批通过“雪莲烟货到付款”模式寄递的假冒伪劣产品,货值约30万元。广东省烟草专卖局法规处处长陈浩指出:“《电子商务法》修订后,网络销售烟草需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而货到付款模式往往涉及跨区域销售,易引发证照不符问题。”
消费者态度呈现两极分化。30岁的白领张女士表示:“虽然理解监管,但正规店买烟要身份证实名登记,电子支付记录又可能被大数据分析,感觉隐私被侵犯。”而40岁的个体户刘师傅则认为:“货到付款是老习惯,但假货太多,还是得去有证商店买。”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期发布的《烟草消费安全报告》显示,超60%受访者支持“最严监管”,但近40%认为“手续繁琐”。
国际烟草监管经验也被引入讨论。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官员在公开信中提到,欧盟自2024年起强制要求电子支付烟草交易时弹出健康警示,美国FDA则对“货到付款”烟草广告实施零容忍政策。我国监管部门正在研究借鉴此类措施,计划在《烟草专卖法》修订草案中增加对非正规支付渠道的处罚条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烟草企业已主动调整策略。云南中烟推出的“云烟e购”平台支持电子支付但限制每日购买量,内蒙古烟草公司则明确禁止“雪莲烟货到付款”业务,并在线下零售终端设置“无证经营举报点”。中国烟草总公司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赵文华表示:“技术手段是未来监管方向,如推广区块链溯源、人脸识别支付等,但短期内仍需传统手段与新兴模式并行。”
针对“雪莲烟货到付款”现象,国家烟草专卖局今日召开通气会,表示将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秋风行动”,重点整治物流环节非法交易。会议透露,新版《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管理办法》正在征求意见,拟对“货到付款”等特殊交易模式增设许可门槛。一位参与立法研讨的专家透露:“草案中已明确,任何未通过电子支付系统记录的交易,均需提供购销合同备案,否则视为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