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孙紫涵

动态追踪中支兰州烟批发防伪溯源一气呵成

孙紫涵 2025-06-24 3

2025年6月24日,中国烟草行业防伪溯源体系建设再迎新进展。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通报,全国范围内“一品一码”溯源系统覆盖率已突破98%,其中中支兰州烟批发市场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其防伪技术应用水平居行业前列。记者今日实地走访兰州卷烟厂及部分省级批发市场,发现防伪溯源已成为烟草流通环节不可逾越的“生命线”。

在兰州卷烟厂智能化生产车间,总工程师张明向记者展示了最新升级的防伪技术。他介绍:“我们采用了量子加密+区块链的双层溯源方案,每包中支兰州烟批发产品都嵌入了纳米级防伪芯片,消费者可通过手机扫描条形码,实时查询从原料种植到销售终端的全链条数据。”据悉,该技术已通过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有效杜绝了市场上长期存在的假冒伪劣问题。一位长期关注烟草防伪的业内人士指出:“这相当于给每包烟建立了‘数字身份证’,比传统激光防伪更难复制。”

记者在广东省烟草专卖局了解到,近期查获的一起跨省制假案件,犯罪团伙试图利用高仿真技术仿冒中支兰州烟批发产品,但因无法突破溯源系统而败露。该案中,执法人员在假冒烟盒内未检测到规定的RFID芯片,系统自动触发预警。广东省局稽查支队长李华表示:“现在造假者面临‘技术门槛高、成本高、风险高’的三高困境,2024年广东省假烟案发量同比下降65%。”

市场行情方面,记者走访北京、上海等地的烟草专卖店发现,正品中支兰州烟批发零售价维持在48元/包,而黑市上仿冒品售价仅为15元左右,但销售渠道已基本被切断。上海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买烟都习惯扫码验真,有一次在路边小摊买到疑似假烟,扫码后系统提示‘非正规渠道产品’,吓得我赶紧扔掉了。”

然而,防伪溯源体系的推进也面临挑战。在云南某县级批发市场,记者发现部分商户仍存在“扫码不规范”现象。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王强坦言:“偏远地区网络覆盖不稳定,导致溯源数据上传延迟,我们正在协调电信运营商升级基础设施。”此外,有消费者反映:“扫码有时需要等待十几秒,体验不够流畅。”对此,中国烟草总公司信息化部副主任刘芳回应:“正在测试5G+北斗定位技术,预计下半年可实现‘秒级溯源’。”

在法律合规层面,《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案于2024年10月正式实施,明确将“未按规定使用溯源标识”列为违法行为,最高可处货值金额3倍罚款。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的朱律师表示:“这相当于给烟草防伪立法加上了‘牙齿’,近期处理的案件中,有企业因溯源数据造假被罚500万元。”

业内专家观点呈现多元视角。中国烟草学会防伪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明远指出:“区块链溯源虽好,但需警惕数据被篡改风险,建议引入第三方存证机制。”而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的孙教授则强调:“消费者隐私保护同样重要,个人扫码信息应严格脱敏处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烟民对防伪溯源持支持态度,但希望“操作更便捷、信息更透明”。

在云南大理的烟农合作社,负责人杨建国展示了电子合同系统:“现在烟叶收购全链可追溯,每批原料都有唯一编码,中支兰州烟批发使用的烟叶,从田间到工厂全程数据共享。”这种“从田间到指尖”的溯源理念,正在重塑烟草全产业链生态。据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烟草行业因防伪溯源体系完善,减少经济损失约12亿元。

当天下午,国家烟草专卖局召开专题会议,提出“十四五”期间将投入200亿元升级溯源系统,重点解决“数据孤岛”问题。会议透露,中支兰州烟批发等全国性品牌将率先试点“智能合约+物联网”新模式,消费者未来可能通过AR技术“云参观”制烟过程。一位参与会议的省级烟草公司负责人透露:“这不仅是监管要求,更是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现在很多消费者明确要求购买带溯源码的香烟。”

随着技术迭代,烟草防伪溯源正从“监管工具”向“消费权益保障”转变。在上海市某大型商场的烟草专柜,店员小张展示了最新的自助扫码终端:“现在顾客可以同时查看产品真伪、健康提示和促销信息,中支兰州烟批发的中支款还多了‘减害技术说明’。”这种“防伪+服务”的融合模式,或许预示着烟草行业监管的新方向。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孙紫涵本文地址:https://www.luoyiteng.com/article/32041.html发布于 2025-06-24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霺叔说烟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