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随着国内烟草行业监管政策持续收紧,烟民群体对“茶烟”替代品的讨论热度不减。今日上午,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烟草零售终端发现,金骏眉茶烟批发市场迎来新一轮采购高峰,部分渠道商反映“近期茶烟销量环比上月增长近三成”。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传统烟草消费群体在政策压力下的自发转型尝试。
“现在买烟都得看紧,听说下个月又要查得严了,”北京朝阳区某便利店店主老张向记者抱怨道,“前两天有位老顾客非要买金骏眉茶烟,说‘总比真烟好点’。”记者注意到,该店陈列的“金骏眉茶烟”包装上标注单价为28元/包,虽高于普通口香糖,但价格仍低于同款真烟的约80元。据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茶烟市场规模已突破50亿元,其中以红茶、绿茶为原料的产品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烟草学会副研究员李明(化名)接受采访时指出:“茶烟的兴起并非偶然,这与《2025年烟草专卖品生产销售合规指南》第37条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和新型烟草制品的政策密切相关。烟民群体中约40%的消费者开始尝试茶烟,主要目的是规避监管。”他补充道,部分茶烟产品在实验室检测中尼古丁含量低于0.1mg/支,但仍有消费者担心其中添加的香精可能产生未知风险。
上海烟草集团市场部负责人透露,公司旗下“金骏眉茶烟批发市场”的日均出货量已从年初的2000包增至目前的6000包。该负责人强调:“我们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第49条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规定,所有产品均通过SGS检测。”不过,记者在暗访中发现,广州某批发市场仍有商家在茶烟包装上标注“传统工艺”,涉嫌误导消费者。
在消费者群体中,看法呈现两极分化。36岁的程序员王先生表示:“抽了两个月茶烟,感觉喉咙舒服多了,但就是提神效果差。”而45岁的出租车司机刘师傅则认为:“茶烟毕竟是‘新事物’,总感觉不踏实,还是偷偷囤了几条中华。”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受访者提到“金骏眉茶烟批发市场”的货源质量参差不齐,有消费者反映“上周买的牌子抽着像树叶”。
市场监管总局烟草司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茶制品市场秩序的通知》显示,2025年1-5月全国已查处茶烟类虚假宣传案件27起,涉及金额超过2000万元。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大队队长周磊表示:“消费者需注意,合法茶烟包装应印有‘非烟草制品’字样,而非‘茶烟’二字。”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动态也引发国内烟民关注。据《烟草科学研究》期刊最新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批准的“茶味加热不燃烧产品”将在7月正式上市,售价折合人民币约150元/盒。这一消息让部分高端烟民开始讨论“是否值得代购”。
在云南临沧市,茶烟原料供应商张老板透露:“金骏眉茶烟批发市场对原料的挑剔程度不亚于高端茶叶市场,我们基地的茶青收购价已从去年的80元/公斤涨至120元/公斤。”他预计,随着政策持续发酵,茶烟产业可能加速洗牌。
针对消费者最关心的健康问题,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研究员赵华(化名)表示:“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证明茶烟比传统香烟更安全,但茶多酚等成分确实具有抗氧化作用。”他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明确标注“无尼古丁添加”的产品,并提醒“金骏眉茶烟批发市场”部分低价产品可能存在成分不明风险。
随着午间新闻播报全国多地启动夏季高温预警,记者发现,茶烟产品的便携性成为其新卖点——不少消费者表示,在高温天气下,茶烟包装不易变形,且“抽完不会留难闻的烟味”。这一特点或将成为茶烟在特定场景下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