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烟草行业防伪溯源技术再迎重大突破,多家企业联手推出新一代区块链溯源系统,旨在彻底解决市场假烟泛滥问题。据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最新发布的《烟草产品追溯管理办法(修订)》已明确要求所有卷烟产品必须在2026年1月前完成全链条数字化追溯,否则将面临严厉处罚。这一消息在业内引发强烈反响,多家知名烟厂家迅速响应政策,其中95烟厂家更是率先宣布其高端产品线“云烟·臻品”已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区块链记录。
记者今日走访了95烟厂家位于云南的生产基地,亲眼见证了该企业最新上线的“一物一码”防伪系统。据该公司技术总监李明介绍:“每一包‘云烟·臻品’的包装内都嵌入了纳米级RFID芯片,消费者可通过官方APP扫描验证,系统会即时显示该产品的种植批次、加工日期、物流轨迹等详细信息。”他补充道,该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预计今年下半年将在全国市场全面铺开。值得注意的是,95烟厂家此次投入的研发成本高达3亿元,但企业高层表示,这是“为了维护品牌声誉和消费者权益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市场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今日通报了近期打假成果: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共查处假烟案件1.2万余起,涉案金额超20亿元,其中利用网络渠道销售的假烟占比达43%。北京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王磊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传统防伪手段如水印、防伪油墨等已难以应对高科技造假,必须依赖数字化手段。”他透露,监管部门正在与阿里巴巴、腾讯等科技企业合作开发全国统一的烟草追溯平台,预计明年可投入使用。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记者今日从多家渠道了解到,防伪技术升级已对卷烟价格产生影响。以95烟厂家另一款畅销产品“红塔山·经典1956”为例,其市场零售价从原先的每包18元上调至20元,企业方面解释称这是“为了覆盖新技术研发成本”。但消费者对价格调整反应不一,北京朝阳区烟民陈先生表示:“贵了两块钱,但能买到放心的真品,我觉得值。”而另一位消费者则抱怨:“现在买包好烟越来越贵了,一个月烟钱又得多花一两百。”
法律合规层面,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已于6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生产者未按规定建立追溯体系或提供虚假信息的,处货值金额15%以上30%以下罚款。”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宏教授评论道:“这一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烟草监管进入数字化时代,企业若想规避法律风险,必须将防伪溯源视为生存底线。”他建议,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明确追溯系统的技术标准和数据安全规范,避免企业“走过场”。
在行业专家座谈会上,中国烟草学会副理事长张建平发表看法:“防伪溯源不是技术竞赛,而是行业自律的体现。像95烟厂家这样主动投入巨资的企业,值得其他同行学习。”他同时指出,目前市场上仍有部分中小企业采用“打擦边球”的方式,如仅在外包装上添加简单二维码,内部却无真实数据支撑。“这种做法不仅欺骗消费者,长远来看会拖累整个行业的信誉。”
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随机采访了上海、广州、成都三地的烟民。广州的程序员小林表示:“现在手机一扫就能知道烟的来龙去脉,感觉踏实多了。”成都的刘女士则从女性角度提出:“希望追溯系统也能记录烟草的尼古丁含量,让我们更清楚健康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有烟民反映,部分老字号品牌如“南京(红山茶)”的追溯系统操作较为复杂,建议企业优化用户体验。
在政策执行层面,记者从湖南省烟草专卖局了解到,该省已率先对未达标企业启动约谈程序。副局长周强透露:“我们正在建立黑名单制度,一旦发现企业敷衍了事,将立即暂停其新品上市资格。”这种“倒逼”机制在业内引起广泛讨论,95烟厂家市场总监张华表示:“压力之下,行业整体防伪水平反而会提升,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据记者多方核实,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专门破解溯源系统的灰色产业,有“技术大神”在暗网论坛公开售卖“云烟”溯源系统漏洞,标价高达5万元。对此,95烟厂家公关部回应称:“我们已加强系统加密层级,并联合警方开展专项打击。”这一现象也提醒行业,防伪技术的升级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任何松懈都可能前功尽弃。
在结束今天的采访时,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95烟厂家展台前,不少烟民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体验扫码验证,一位大爷笑着说:“以前买烟总怕买到假的,现在政府和企业都这么用心,我们老百姓也能安心抽了。”这或许正是防伪溯源工作最朴素的价值所在——在严格的监管和企业的努力下,让每一支卷烟都回归其应有的品质与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