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烟草香精香料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烟草行业再次迎来重大政策调整。在香精管控成为行业焦点的背景下,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市场,发现“白兰州烟批发进货”热度不减,但香精使用规范已引发全产业链震荡。
“这次新规比2019年那版细则更严,特别是对薄荷醇、香豆素等19种添加剂的使用量做了强制限制,”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法规处处长李明向记者透露。据他介绍,新办法要求所有卷烟产品必须在包装盒侧边标注“香精使用成分及比例”,违者将面临最高50万元的罚款。记者注意到,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烟草批发市场,不少商户正忙于更换库存产品的标识贴纸,“白兰州烟批发进货”的柜台前,工作人员正对照新规检查每批次产品的香精备案表。
行业市场行情出现明显分化。中国烟草经济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新规实施首周,全国卷烟批发价格指数下跌1.2点,但以“白兰州烟批发进货”为代表的特色香型产品销量反而上涨8.3%。上海烟草集团研发总监张伟分析:“消费者对合规香精的接受度正在提高,但短期价格波动难以避免——我们一款新推出的低香精薄荷烟,出厂价从85元/条涨到了92元/条。”
在消费者端,态度呈现两极分化。记者在广州市天河区烟草零售点采访发现,52岁的老烟民王建国对香精管控表示支持:“以前有些烟抽完嘴里发苦,现在规范了应该会好些。”而刚满18岁的学生李明则抱怨:“白兰州烟批发进货时,以前能买到带苹果味的,现在都没了。”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副主任姜晓刚指出,这种争议恰恰反映了香精管控的复杂性,“既要满足消费者口味需求,又要降低健康风险”。
国际市场动态同样值得关注。据英国《烟草与健康》期刊最新报告,欧盟27国已全面禁止除烟草本香外的所有添加剂。记者在广东湛江港采访时获悉,当地一家出口企业正在调整配方,“白兰州烟批发进货”的出口订单已要求按新规重新备案,每批次检测成本增加了近30%。
业内专家观点存在分歧。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剑平表示:“科学使用香精有助于降低焦油危害,关键在于剂量控制。”但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主任刘俊海持不同看法:“烟草香精本质上是诱导消费,应逐步取消。”记者注意到,在杭州烟草交易所,关于香精替代技术的研讨会已连续举办三场,多家企业正在研究天然香料提取技术。
地方执行层面差异显著。记者在云南玉溪采访时,当地烟草公司已建立“香精追溯系统”,从原料采购到成品销售全程监控;而在安徽合肥,仍有部分小作坊试图通过“白兰州烟批发进货”渠道销售未备案产品。安徽省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队长赵磊表示:“已查获3起违规案件,涉及金额超过200万元。”
消费者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在武汉市洪山区法院,记者获悉首例因香精成分不符起诉烟草企业的案件已立案。原告律师周女士称:“新规实施后,类似诉讼可能增加。”与此同时,电商平台也加强了监管,淘宝网表示已下架3000余款违规香精烟具。
在产业链上游,香精香料供应商面临转型压力。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某香料公司总经理透露:“我们正在开发符合新规的天然香基,但研发投入已超过500万美元。”记者调查发现,全国已有超过40家相关企业开始向食品香精领域拓展,其中“白兰州烟批发进货”所需的特定香原料价格已上涨15%。
消费者教育成为新课题。北京市疾控中心在社区开展的调查显示,仅37%的烟民了解香精与健康的关联。专家建议在“白兰州烟批发进货”等流通环节增设科普标识。记者在南京新街口商圈看到,某品牌专卖店已开始向顾客发放《香精成分指南》手册。
政策落地后的市场反应呈现滞后性。记者在山东临沂烟草批发市场注意到,尽管新规已实施,仍有商户在销售未更新标签的库存产品。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陈处长表示:“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检查,重点监控‘白兰州烟批发进货’等高频交易品类。”
技术创新成为行业突破口。云南中烟研究院宣布,已突破“低温无香精燃烧技术”,可使有害物质降低28%。但该技术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尚需时日。记者在郑州烟草研究所采访时,了解到正在研发的“香精指纹识别系统”,可精准检测每支烟的香精成分。
国际烟草巨头反应迅速。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声明将全面调整配方;英美烟草则宣布投资2亿美元建设“无香精实验室”。记者在“白兰州烟批发进货”的进口柜台发现,外国品牌产品价格普遍上涨,其中某款混合型香烟从68元/包涨至75元/包。
消费者适应期普遍存在。在成都春熙路烟草专卖店,一位年轻顾客表示:“以前喜欢买带花香的,现在只能接受原味。”而成都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合规产品销量正稳步回升。记者注意到,有烟民开始关注“白兰州烟批发进货”的香精含量排行榜,选择标注“低添加”的产品。
政策执行面临技术挑战。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专家指出,当前香精检测标准仍存在空白,特别是对“白兰州烟批发进货”等特色产品缺乏统一检测方法。国家烟草质检中心表示正在制定补充标准,预计明年3月发布。
行业自律机制逐步建立。中国卷烟工业协会宣布成立“香精管控委员会”,首批成员企业承诺将香精使用量控制在国家标准下限的70%以内。记者在“白兰州烟批发进货”的供应商会议上获悉,已有15家企业签署了自律公约。
健康警示更加突出。新规要求香精成分必须在产品说明书中用红色字体标注。记者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采访时,呼吸科主任张教授表示:“这种可视化警示有助于提高公众健康意识。”但仍有消费者质疑:“‘白兰州烟批发进货’的包装越来越复杂,但没人会认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