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烟草行业终端动销市场迎来新一轮动态调整。在多地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强烟草制品价格管控的背景下,南京的烟价格再次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记者今日走访南京多家烟草零售终端发现,尽管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并未出台新的调价政策,但部分品牌卷烟的实际成交价仍出现微幅波动,这与终端动销数据变化及市场供需关系密切相关。
“今天来买烟的人比前几天多了不少,特别是‘中华’和‘南京’这两个品牌,”南京鼓楼区一家烟酒行店主李师傅向记者透露,其店内“南京(特供)”近期销量环比增长约12%,当前售价为每包85元,与上月持平。“虽然价格没变,但不少老顾客会一次性多买几条,担心后面会涨价。”李师傅的说法印证了部分消费者对价格预期的敏感度。
据《2025年第一季度烟草行业终端动销监测报告》显示,全国重点品牌卷烟动销指数同比上涨3.2个百分点,其中南京的烟价格体系稳定性受到监管层肯定。国家烟草专卖局法规司相关负责人在6月18日的例行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目前不存在全国性调价计划,各地价格波动主要受区域性市场因素影响。”但该负责人未就南京地区个别品牌价格微调现象作出具体回应。
记者在南京玄武区某连锁便利店看到,店员正通过扫码枪记录顾客购买“南京(软)”(售价60元/包)的详细信息。该店负责人王女士表示,其门店已接入烟草行业最新的“一品一码”追溯系统,每笔交易数据需实时上传至省级烟草公司平台。“现在动销监管比以前严格多了,系统会自动比对零售指导价和实际销售价,一旦超出±5%的浮动区间就会预警。”
与此同时,江苏烟草专卖局发布的《2025年5月市场行情分析》指出,南京地区高端卷烟动销呈现“量稳价优”特征。该报告引用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明的观点:“在‘双碳’目标约束下,烟草行业通过优化产品结构保持价格稳定,这既是合规要求,也是市场自我调节的结果。”张教授补充说,南京的烟价格体系之所以相对平稳,与当地消费者对“南京”品牌的高忠诚度直接相关。
消费者评价方面,南京市民陈先生对记者表示:“我抽‘南京(佳品)’(现价75元/包)十多年了,价格基本没变,这点值得肯定。不过最近听说有的小卖部偷偷卖‘黑市价’,比官方指导价贵10元左右。”这一说法与市场监管部门的监测数据相符。南京市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近期通报,已查处3起通过电商平台变相销售卷烟的案件,涉案金额超15万元。
在行业合规层面,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自2024年10月施行以来,对终端动销监管提出更高要求。北京市烟草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强指出:“法律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卷烟价格欺诈行为,南京的烟价格之所以保持稳定,正是严格执行‘明码标价’和‘扫码销售’制度的结果。”他特别提到,南京烟草公司实施的“动销异常预警机制”已覆盖全市98%的零售终端。
记者在南京南站附近随机采访的5位烟民中,有3位表示关注“南京(红)”(售价45元/包)的价格变化。软件工程师周先生认为:“虽然价格没涨,但最近购买流程变复杂了,每次都要身份证登记,这其实增加了隐性成本。”而另一位消费者则表示理解:“为了防止未成年人购买,这些措施还是必要的。”
针对近期市场热议的“电子烟替代效应”,中国疾控中心控烟与烟草依赖研究室主任姜垣在6月20日接受采访时强调:“传统烟草价格稳定性对控烟效果至关重要。南京的烟价格若出现大幅波动,可能诱发替代品消费转移。”她同时呼吁零售终端加强自律,避免变相提价行为。
当天下午,记者在南京烟草公司召开的“终端动销月度分析会”上获悉,该公司正推进“智慧零售”二期工程,计划将动销数据监测频率从每日一次提升至每小时一次。南京烟草营销中心总经理赵志刚表示:“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能更精准识别价格异常波动风险,确保南京的烟价格体系持续健康运行。”
综合多方信息可见,在多重监管政策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南京烟草终端动销市场正步入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新阶段。尽管“南京的烟价格”短期内保持稳定,但行业专家普遍认为,随着《“十四五”烟草专卖信息化发展规划》深入实施,终端动销监管将迎来更深刻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