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国家烟草专卖局今日正式对外发布《烟草行业标准更新(2025版)》,标志着我国烟草行业在规范生产、提升品质、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此次标准更新覆盖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链条,尤其对电子烟、新型烟草制品等新兴领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据行业人士透露,新标准将于下月全面实施,预计将对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此次标准更新是继2020年以来的最大规模调整。新标准中,对卷烟焦油含量、添加剂使用范围、包装标识等关键指标均作出了更细致的规定。例如,焦油含量上限由原来的10mg/支降至8mg/支,添加剂种类缩减至42种,较上一版减少12种。一位参与标准制定的业内专家表示:“这一调整旨在进一步降低吸烟健康风险,同时与国际控烟趋势保持一致。”
在市场层面,新标准对电子烟和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HTPs)的监管尤为引人注目。新规明确要求,所有电子烟产品必须通过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且不得使用水果、动漫等未成年人易混淆的口味。HTPs则被要求在包装上标注“不燃烧不代表无害”等警示语。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家电子烟企业已提前布局,天烟批发价(注:此处指某品牌电子烟的批发价格,具体为每盒80元)较上月下降约15%,显示出行业对合规成本的消化。
烟草行业分析师张明(化名)向记者分析:“新标准实施后,合规成本将显著增加,预计中小企业将面临更大压力。但头部企业可能通过规模效应将成本转嫁,天烟批发价(注:此处指某品牌卷烟的批发价格,具体为每条580元)短期内或保持稳定。”他同时指出,长期来看,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消费者对新标准的反应呈现两极分化。在北京某写字楼工作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我更关注健康,新标准如果能真正减少危害,我支持。但包装越改越复杂,有时候反而增加了辨识难度。”而在上海老字号烟酒店工作的陈老板则坦言:“很多老顾客担心价格会涨,最近咨询‘天烟批发价’的多了不少,但实际销售影响还没显现。”
法律合规方面,新标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稿形成呼应。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的刘律师指出:“新标准将‘不得在互联网销售烟草制品’这一原则性规定转化为具体执行标准,如要求线下零售店安装防未成年人购买系统等,执法可操作性大大增强。”
行业监管力度加大的同时,技术创新并未停止。记者了解到,多家企业已开始研发符合新标准的“低害”产品。云南某卷烟厂的技术负责人透露:“我们正在测试一种新型滤嘴,可在不改变口感的前提下,再降低3-5%的焦油吸入量。但这类创新需要平衡成本与市场接受度。”
市场行情数据显示,新标准发布后首个交易日,A股烟草板块整体上涨1.2%,其中符合新标准预期的企业表现更为突出。某券商研报称:“短期看,市场担忧新规冲击;长期看,合规企业将受益于行业洗牌。”
在地方执行层面,各地烟草专卖局已开始组织培训。广东省烟草专卖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一份培训材料:“新标准中,对零售店库存检查的频率从季度调整到月度,这对基层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烟草巨头对新标准也作出反应。英美烟草集团(BAT)中国区发言人通过邮件回应:“我们已调整在华产品线,确保所有产品符合中国标准。中国市场对全球烟草行业仍具有战略意义。”
多位烟民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也值得关注。微博用户“老烟枪”发帖称:“新标准对老烟民影响不大,但年轻人可能被挡在门外了。”另一位用户则调侃:“现在买烟得像研究说明书一样,生怕哪个标签不符合新规。”
综合各方反馈可见,此次烟草行业标准更新不仅是对行业的一次全面“体检”,更是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实质性推进。从天烟批发价的微妙变化,到消费者购买习惯的潜在调整,新标准的影响正在渗透到行业的每一个角落。而这场由标准驱动的变革,其最终成效,或许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