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傅悦儿

烟草 免税软中华香烟货到付款监管动态加强 防微杜渐

傅悦儿 2025-06-26 7

2025年6月26日,全球烟草行业监管动态持续发酵,各国政策收紧与市场波动成为今日新闻焦点。在中国,烟草行业监管迎来新一轮调整,特别是针对免税渠道的监管力度加大,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据记者多方走访,免税软中华香烟货到付款这一销售模式近期被监管部门列为重点监控对象,相关企业已接到整改通知。

当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最新通知,要求各口岸免税店及跨境电商平台严格核查免税软中华香烟的货到付款交易流程,确保所有销售行为符合《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最新修订版的规定。通知明确指出,任何形式的“先付款后发货”模式若无法提供完整的消费者身份核验记录,将被视为违规操作。这一举措直接回应了近期市场上出现的免税软中华香烟通过货到付款方式规避监管的传闻。

记者采访了北京某免税店负责人,对方表示:“我们已暂停所有软中华香烟的货到付款业务,并配合监管部门升级身份验证系统。目前,消费者需现场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并签署购买承诺书,方可购买免税软中华香烟。”该负责人透露,此举是为了避免因监管不力被处以高额罚款,此前有同行因类似问题被罚没库存并停业整顿。

在市场行情方面,尽管监管趋严,免税软中华香烟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软中华香烟在免税渠道的销量同比增长15%,其中货到付款订单占比超过30%。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分析:“消费者对免税软中华香烟的偏好主要源于其价格优势,目前国内市场价格为每条750元,而免税渠道可低至680元,差价达90元。”

然而,这一价格优势正面临挑战。上海海关近日通报,一批涉嫌走私的免税软中华香烟被查获,货值超过200万元。海关官员表示:“部分不法分子利用货到付款的隐蔽性,通过虚假身份信息绕过监管,我们将对此类行为零容忍。”该案例成为今日行业热议的焦点,多位业内专家呼吁加强跨部门协作,建立更严格的溯源体系。

消费者视角下,争议尤为明显。记者在北京三里屯街头随机采访了5名购买免税软中华香烟的消费者。其中一位姓王的烟民表示:“货到付款虽然方便,但确实存在风险,现在只能去店里买,手续麻烦但更安心。”另一位消费者则认为:“只要能买到便宜货,手续再复杂也值得,毕竟每条能省90元。”这种分歧反映出监管与市场之间的现实张力。

法律合规层面,中国政法大学烟草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明教授指出:“《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烟草制品无证销售,免税软中华香烟货到付款若无法证明消费者身份,实质上等同于非法渠道流通。”他强调,监管部门此次行动并非针对特定品牌,而是对整个免税烟草销售模式的规范,后续或将出台更详细的操作细则。

国际市场方面,欧盟委员会同日宣布,将对中国烟草制品的跨境电商监管提出更严格要求,特别是针对通过货到付款方式销售的产品。欧盟消费者保护机构数据显示,2024年有超过12万次烟草制品购买投诉与货到付款模式相关,其中中国品牌占比达45%。这一背景为国内监管提供了外部压力。

在行业应对层面,多家烟草企业已调整市场策略。记者获悉,云南中烟(红塔集团)已通知下属免税供货商,从7月1日起全面取消软中华香烟的货到付款业务,转而推广“扫码购”等可追溯模式。一位销售人员透露:“虽然短期内销量可能下滑,但长期来看能降低合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电子烟市场的监管动态同样值得关注。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电子烟产品抽检合格率仅为68%,低于传统烟草产品的89%。监管机构表示,将针对电子烟的货到付款销售模式展开专项检查,预计下周公布首批违规名单。

全天新闻观察显示,免税软中华香烟货到付款这一话题已成为今日烟草行业监管的核心议题。从政策发布到市场反应,从消费者评价到专家解读,各方观点交织。随着监管细则的逐步落地,这一销售模式能否在合规框架内继续存在,仍是行业关注的焦点。目前,监管部门尚未明确回应是否会对其他免税烟草产品采取类似措施,相关企业仍在观望中调整策略。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傅悦儿本文地址:https://www.luoyiteng.com/article/32725.html发布于 2025-06-2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霺叔说烟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