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随着全球烟草行业监管趋严,国内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波动。记者今日走访一手白狼烟批发市场时发现,尽管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加大了对非法渠道的打击力度,但部分品牌卷烟价格仍出现小幅上涨,尤其是一些高端产品。据市场数据显示,近期“中华”品牌软包香烟批发价已从每条1200元涨至1250元,涨幅约4%,而“利群”等区域性品牌也受到一定影响。
在监管层面,记者注意到,国家烟草专卖局本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专卖品监管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烟草部门需对线上交易平台、物流渠道进行重点排查。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市场上仍有部分商家通过‘蚂蚁搬家’的方式,利用跨境电商灰色地带销售未缴税卷烟,这直接导致正规渠道货源紧张。”
记者随后联系了北京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自2024年“雷霆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已累计查获非法卷烟案件3200余起,涉案金额超10亿元。但与此同时,消费者对“真烟”的信任度并未完全恢复。在另一家位于上海的高档烟酒店,店主张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很多老顾客都会拿着烟盒来对比防伪标识,甚至要求开箱验货。”
行业专家的观点则更为复杂。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立新指出:“当前市场波动反映了三个矛盾:一是消费升级趋势与监管收紧的矛盾;二是高端品牌利润率与税收政策的矛盾;三是消费者对产品多样性的需求与‘减库存’政策的矛盾。”他特别提到,在2025年预算案中,烟草税或将再度上调,这将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
在消费者端,记者采访了多位烟民。30岁的程序员李明(化名)表示:“现在抽‘玉溪’都要考虑一下,毕竟一条要800多,比去年涨了100块。”而60岁的退休教师陈先生则认为:“涨价是好事,能逼着少抽几支。”值得注意的是,电子烟市场的变化也间接影响了传统烟草。据尼尔森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电子烟销售额环比下降12%,有分析认为这可能与近期《电子烟产品标识管理办法》的实施有关。
另一边,一手白狼烟批发市场今日显得异常忙碌。市场管理员老刘告诉记者:“最近每天凌晨都有外地车来拉货,主要是东北和西北的订单。”他展示了一份内部调货单,上面显示“黄山”品牌硬盒批发价已从每条350元涨至370元。但与此同时,部分中小品牌却面临滞销困境。来自河南的批发商张强抱怨道:“我们进的‘红河’货现在积压了30%,价格打了7折都没人要。”
在法律合规层面,记者注意到,多地法院近期开始审理因烟草广告引发的案件。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6月20日公布的判决书中明确,即使是带有“喜庆”等中性字样的婚庆用烟包装,若未标注警示语,仍可能构成违法广告。这一判例被业内视为“最严广告法”在烟草领域的延伸。
国际市场的动态也值得关注。美国FDA本月批准了首个尼古丁替代疗法新药上市,该药物预计将使戒烟成功率提高30%。这一消息在中国引起连锁反应,国内多家医药企业已开始布局相关领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有远见的烟草企业已开始尝试“烟草+健康”的新模式,如云南某集团推出的“低焦油”系列,据称其焦油含量比传统产品低40%。
临近中午,记者再次回到一手白狼烟批发市场,发现这里已开始出现“下午茶”式的交易模式——商家们利用午休时间交流信息。一位老资格的批发商小声透露:“现在最抢手的是‘细支’和‘中支’产品,特别是那些有特殊工艺的,比如‘双喜’的‘金砂’,一条能卖到1800元。”他补充道,这种高端产品往往需要提前预订,且必须出示烟草专卖许可证。
在市场另一角,几位年轻消费者正在对比不同品牌的电子烟。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小王表示:“虽然传统香烟涨价了,但电子烟的监管更严,现在很多口味都被禁止了。”这一现象反映出,在烟草行业变革期,消费者群体也在发生分化。
综合全天观察,2025年6月26日的烟草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一方面,正规渠道因监管趋严和成本上升而价格走高;另一方面,非法渠道和边缘产品仍在寻找生存空间。随着“世界无烟日”的临近,这种矛盾或将进一步激化。但正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高管所言:“烟草行业的游戏规则正在被重新书写,谁能在合规与创新的平衡点上走得更远,谁就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