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烟草行业监管动态持续引发社会关注。国家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最新通报,强调将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严打非法渠道烟草流通,特别是在“正品钻石烟批发市场”等关键环节加大执法力度。通报指出,近期部分地区出现假冒伪劣钻石品牌卷烟流入市场的情况,对消费者健康和行业秩序构成威胁。
记者走访北京某大型批发市场时发现,“正品钻石烟批发市场”内商户普遍反映,监管部门近期频繁开展突击检查,要求提供进货渠道证明和专卖许可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户表示:“现在每一箱钻石(软包)都需要附上省级烟草公司的扫码记录,价格从批发价约280元一包涨到了290元,但这是合规成本,没办法。”
中国烟草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3.2%,但其中高端品牌钻石系列销量增幅达到8.5%,反映出消费升级趋势。然而,市场监管总局同步发布的报告显示,一季度查获假冒钻石卷烟案件同比上升15%,其中不乏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的情况。北京烟草专卖局稽查支队队长王磊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消费者购买钻石(硬包)时,可通过‘天价烟溯源平台’验证真伪,正品零售价统一为120元/包。”
在消费者层面,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烟民。35岁的软件工程师李先生表示:“我在‘正品钻石烟批发市场’附近的小店买过一包钻石(细支),抽起来有股怪味,后来发现扫码后信息不匹配。现在宁愿多花10块钱,也要去有烟草专卖标识的便利店买。”而另一位老烟民则认为:“钻石品牌涨价太快,现在一包软包钻石卖到320元,很多老客户都流失到走私渠道了。”
法律专家指出,2024年修订实施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收购、运输、储存和销售烟草专卖品。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明律师表示:“对于‘正品钻石烟批发市场’这类集散地,监管部门应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屡次违规商户取消经营资格。根据《刑法》第225条,情节严重的非法经营烟草行为可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行业专家观点则呈现分化。中国烟草学会常务理事刘伟认为:“钻石品牌作为国家局重点培育的高端产品,其市场秩序直接影响行业形象。建议推行‘一物一码’全程追溯系统,从生产到零售全链条监管。”但国际烟草研究机构亚洲区总监Sarah Johnson持不同看法:“过严的监管可能导致钻石烟黑市繁荣,应平衡合规成本与市场活力,可参考欧洲国家的‘合法平行进口’制度。”
在市场行情方面,多家烟草研究机构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行业报告》显示,钻石品牌在华东地区市场份额占比达18.3%,但走私渠道冲击明显。上海烟草集团市场分析师陈静透露:“我们监测到,通过‘正品钻石烟批发市场’流向二线城市的真品比例从去年的92%降至89%,部分流向边境地区后转卖。”
针对消费者最关心的价格问题,记者查询了多地零售终端。上海南京路某品牌专卖店标价显示,钻石(金细支)零售价140元/包,钻石(软包)120元/包;而广州天河城商圈同一品牌价格则高出5元。业内人士透露:“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地方税收政策和运输成本,但‘正品钻石烟批发市场’的统一调价机制正在逐步消除区域差价。”
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研究室主任赵宏在今日例行发布会上透露,下半年将启动“钻石品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三种行为:一是“正品钻石烟批发市场”周边的地下交易;二是电商平台上的虚假宣传;三是利用跨境电商规避监管的行为。他特别提到:“消费者若发现钻石(硬包)售价低于100元/包,基本可判定为假冒或走私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烟草巨头英美烟草公司近日发布声明,称其与国内钻石品牌无任何授权合作,提醒消费者警惕打着“国际联合出品”旗号的假烟。而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则表示将继续推进“无烟未来”计划,呼吁通过提高税收等手段减少钻石等高端卷烟消费。
在监管技术层面,广东省烟草专卖局率先试点“区块链+烟草”系统,通过给每一包钻石烟赋予唯一数字身份,实现从工厂到消费者的全程追踪。该系统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描烟盒上的二维码,即可查看生产日期、物流轨迹等信息,目前‘正品钻石烟批发市场’的商户已全部接入。”
随着“七一”临近,部分烟民担心节日消费高峰期会出现供应紧张。记者联系国家烟草专卖局调度中心获悉,全国钻石品牌库存充足,但要求各地不得囤积居奇。北京朝阳区烟草公司副总经理周明表示:“我们已从‘正品钻石烟批发市场’调配了300箱钻石(细支)补充零售终端,确保市场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