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烟草行业价格敏感度再度成为市场焦点。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各地烟草零售终端的价格波动引发了广泛关注。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发现高档香烟价格普遍上涨,其中“北戴河”系列香烟的售价尤为引人注目。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现象与近期烟草税收政策调整、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北京西单附近的一家烟草专卖店,记者看到“高档北戴河烟多钱一包”的询问声此起彼伏。店主李师傅告诉记者:“最近北戴河的价格涨了,以前一包大概80元左右,现在普遍要88元,有些渠道甚至卖到92元。”他坦言,虽然价格上调,但销量并未明显下滑,尤其是商务送礼和高端消费场景的需求依然旺盛。
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发布的最新市场行情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烟草零售价格指数环比上涨3.2%,其中高档卷烟价格涨幅最大。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处处长王磊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最新修订条款,烟草企业需在每年6月前完成年度价格调整备案,此次上调符合政策预期。”他同时强调,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关注价格波动,严防哄抬物价行为。
与高档烟不同,中低档香烟价格相对稳定。在广州天河区一家便利店,记者发现“利群”、“双喜”等主流品牌价格保持在25-35元区间,店主表示:“低端烟的消费群体对价格更敏感,涨价容易流失客户。”这一现象与《2025年中国烟草消费趋势报告》的结论一致——经济压力下,普通消费者正逐步转向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烟草行业专家、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明远分析:“当前价格敏感度呈现‘两极分化’:高端市场因品牌溢价和消费升级支撑,价格弹性较小;而中端市场则面临电子烟、替代品竞争,价格策略需更灵活。”他引用国际烟税专家约翰·史密斯在《全球烟草价格研究》中的观点:“当税收占零售价比例超过65%时,价格敏感度会显著提升,目前中国这一比例约为58%,仍有调整空间。”
消费者态度方面,记者随机采访的30位烟民中,超过60%表示对价格波动“感到焦虑”。30岁的程序员刘先生坦言:“高档北戴河烟多钱一包?现在一包90多,我一个月抽烟开销涨了快200元。”但他补充道:“送礼场合不得不买,否则显得没诚意。”而45岁的货车司机赵师傅则选择用“玉溪”替代原品牌“中华”,他算账道:“一天两包,这样能省下近100元。”
国际烟草市场监测机构菲莫国际亚洲区分析师陈静指出,中国烟草价格走势与全球趋势形成鲜明对比。她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高档烟平均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3%,而中国同期上涨4.7%。“这与中国严格的专卖制度和高额消费税直接相关。”她补充道。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消费者开始尝试“替代方案”。杭州电子烟体验店店主王女士透露:“最近咨询‘加热不燃烧’产品的顾客增加了40%。”虽然该类产品仍受《电子烟管理办法》约束,但价格优势明显——一盒类似传统中档烟的加热烟弹售价约45元,约为真烟的1.5倍,但可重复使用设备分摊成本。
在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刘强今日发布声明:“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已启动价格监测‘夏季专项行动’,重点检查三类行为:一是未经批准擅自提价;二是捆绑销售强制搭售;三是利用电子渠道变相低价倾销。”他特别提到:“对于‘高档北戴河烟多钱一包’等热点问题,我们要求零售终端必须明码标价,确保价格透明。”
烟草法律专家、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律师解读:“《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十二条明确,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可处5000元以下罚款。而根据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因价格不透明导致的消费纠纷,经营者需承担举证责任。”
行业内部,中国烟草总公司下属品牌研发中心透露,下半年将推出“价格缓冲”策略新品。据内部资料显示,新系列“北戴河·臻选”定价区间控制在75-85元,低于当前主流高端烟价格,旨在“截留”因价格敏感而流失的消费者。
截至发稿,记者获悉:今日下午3点,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将召开“烟草价格敏感度研讨会”,邀请经济学者、法律专家和零售商共同探讨平衡税收目标与市场稳定的方案。多位参会人士向记者确认,会议将重点讨论如何通过差异化税率设计,降低高端烟价格波动对整体市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