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全国烟草行业终端建设迎来新里程碑。在“AI标题”引领的技术革新浪潮下,烟草销售终端智能化升级成为行业焦点。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烟草零售点,发现“智慧烟柜”已全面铺开,部分区域甚至出现“无人售烟”试点,引发市场热议。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全国已有超过35万家烟草零售终端完成智能化改造,覆盖率达72.3%。其中,以“AI识别+区块链溯源”为核心的终端系统,在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通方面成效显著。上海市烟草专卖局一位工作人员透露:“通过智能摄像头与后台数据库联动,可疑交易拦截率同比提升41%。”
在价格方面,记者随机采访发现,一线城市烟草价格基本维持稳定。北京朝阳区一家便利店店主表示:“一手五牛香烟多钱一盒?现在还是55元,和去年持平。”而广州天河区的零售商则补充道:“进口雪茄价格略有上涨,比如古巴科伊巴系列,现在一支要1200元,但国内品牌基本没动。”
市场监管方面,新修订的《烟草专卖零售终端管理条例》于6月1日起施行,明确规定终端设备必须具备“人脸识别+实名认证”功能。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专家张明教授点评道:“这是继2023年电子烟管控升级后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技术手段强化了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记者在某中学附近随机测试发现,尝试购买香烟的未成年人全部被系统拦截,提示需由监护人陪同。
行业市场行情显示,电子烟替代品市场持续降温。某头部品牌代理商透露:“今年一季度,传统烟草终端销售额同比增长18%,而电子烟专区同比下降32%。”这与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5年中国控烟进展报告》数据吻合,报告指出:“实体烟草销售渠道的规范化管理,有效遏制了青少年吸烟率上升势头。”
消费者评价呈现两极分化。30岁的程序员李先生表示:“一手五牛香烟多钱一盒?虽然55元不便宜,但智慧烟柜的支付体验确实好,扫码就能买,比以前方便。”而45岁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则抱怨:“新系统识别老年人指纹不太灵敏,有时候要试三次才能成功。”针对这一现象,中国老龄协会建议烟草企业增设“银发模式”操作界面。
在监管报道方面,《烟草行业合规白皮书(2025)》指出,终端建设须符合“三统一”标准:统一外观标识、统一功能模块、统一数据接口。记者发现,全国统一烟草零售终端形象已初步形成,北京王府井商圈的智能烟柜采用银灰色调,与上海南京路门店的红色设计形成鲜明对比,但内部系统均接入国家烟草专卖局“天眼”平台。
多位业内专家接受采访时强调技术伦理问题。中国烟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强指出:“AI算法必须避免地域歧视,目前系统已通过‘盲测’测试,确保对少数民族聚居区消费者无差别服务。”而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则提醒:“终端数据采集需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过度收集指纹、人脸等生物信息存在法律风险。”
记者在云南烟草产区采访时了解到,终端建设升级带动了配套产业转型。昆明一家烟草包装企业表示:“我们新增了防伪标签生产线,每盒高端香烟需贴附3D全息码,单价比普通标签高出0.15元。”这种“终端倒逼上游”的产业链变革,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特征。
国际视角下,欧盟《烟草及相关产品指令(2025修正案)》要求2026年起所有烟草销售终端必须具备“电子烟识别”功能。中国烟草进出口商会秘书长陈静表示:“国内终端智能化水平已领先欧盟一年,为‘一带一路’烟草贸易提供了技术标准参考。”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一位长期吸烟的消费者陈女士说:“新终端会推送控烟公益广告,虽然有点烦,但能接受。”而另一位消费者则直白地询问记者:“一手五牛香烟多钱一盒?现在买烟比以前麻烦,但查到假货能赔三倍,这个政策好。”
随着《“健康中国2030”控烟行动方案》深入推进,烟草终端建设正从单纯的销售功能向“健康干预节点”转变。某省级烟草公司创新实验室负责人透露:“下阶段将试点‘吸烟风险评估’功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购买频率,向高危人群推送戒烟服务。”
在真实报道层面,记者发现部分城市出现“智慧烟柜+社区医疗”联动模式。杭州市拱墅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介绍:“居民购买香烟时,系统会自动生成‘健康提示’,吸烟指数超标者将收到戒烟门诊预约短信。”这种创新模式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认可。
市场行情监测显示,不同品牌在终端布局上存在差异。红塔集团品牌经理表示:“我们的‘五牛’系列在终端占比提升至28%,主要通过智能推荐算法实现。”而白沙集团则侧重于“扫码溯源”功能,其市场总监强调:“每盒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数据,消费者可随时查询。”
在法律合规层面,新近公布的《数据安全法实施细则》要求烟草终端运营者建立“数据分级保护制度”。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静指出:“零售商需明确区分经营数据与个人信息,后者必须经过脱敏处理后方可用于商业分析。”
多位烟民或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依然较高。在天津某高校附近,一位年轻消费者边扫码购买边说:“一手五牛香烟多钱一盒?55元确实贵了,但新终端的‘积分兑换’功能能换点小礼品,勉强接受。”而一位老年消费者则表示:“机器操作太复杂,还是喜欢以前的人工服务。”
在行业市场动态方面,第三方机构发布的《2025年Q2烟草渠道满意度报告》显示,智能化终端的消费者满意度为78分(满分100),其中“支付便捷性”得最高分,“隐私担忧”成为主要扣分项。针对这一反馈,头部烟草企业已承诺优化数据授权流程。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终端建设也面临“数字鸿沟”挑战。某县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反映:“山区部分门店网络不稳定,导致终端系统偶发故障。”为解决这一问题,工信部已将烟草终端纳入“数字乡村”建设支持范围。
在业内专家点评环节,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王伟认为:“终端智能化是烟草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但需警惕‘技术至上’倾向,始终将消费者体验放在首位。”而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司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则表示:“未来三年,将重点推进终端系统的‘绿色化’改造,包括采用低功耗芯片、优化算法能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