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烟草行业香精管控政策再度成为舆论焦点。继2024年《烟草制品香精香料管理办法》出台后,监管部门针对香精使用范围的细化规定于今日正式落地,引发业内震动。记者走访多地烟草市场发现,此次调整不仅涉及传统烟草制品,更对电子烟、加热不燃烧产品等新兴业态产生深远影响。
在杭州某大型烟草专卖店内,店主老王正忙着调整货架布局。"高端大红鹰烟多少钱一盒"的询问声此起彼伏,他一边整理着最新到货的"红双喜(硬)"(售价65元/包),一边向记者坦言:"新规要求香精使用必须标注具体成分,像之前流行的薄荷、水果味现在基本都撤了,只保留烟草本香型。"据他透露,仅杭州市场一周内因香精管控导致的销售额下滑就超过20%。
中国烟草总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证实,此次管控升级主要针对三类香精:合成香料、天然提取物及生物发酵产物。"我们参考了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附录二标准,对可能增加青少年吸引力或掩盖有害物质特征的香精实行'黑名单'制度。"该人士特别提到,电子烟用香精管控更为严格,"草莓、蓝莓等水果香型全面禁止,违者将面临最高50万元的罚款"。
记者查阅最新《烟草制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发现,新规要求所有含香精产品必须在包装上标注"香精使用声明",并建立电子追溯系统。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执法大队队长张明介绍:"我们已在浦东新区试点,通过RFID技术监控香精原料流向,目前追踪准确率达99.2%。"这一技术革新被业内视为"史上最严"监管的标志性举措。
在消费者端,变化已悄然发生。北京烟民李先生向记者展示他刚购入的"利群(新版)"(售价85元/包),"以前这款烟有淡淡的花香,现在完全闻不到。"他抱怨道:"高端大红鹰烟多少钱一盒?以前80元能买到带香味的,现在价格没降反而香味没了,这不是变相涨价吗?"但也有资深烟民王女士持不同看法:"减少香精挺好的,至少现在能尝到烟草本味,不像以前闻起来像糖果。"市场调查显示,支持"回归本香"的消费者占比达58%。
行业专家观点呈现两极分化。中国烟草学会香精技术委员会主任陈教授指出:"此次调整符合国际趋势,欧盟早在2020年就实施了类似标准。"但北京某卷烟厂技术总监却担忧:"过度限制可能影响产品差异化,比如云南烟叶特有的花果香如何在合规前提下保留?"这种争议在行业内部持续发酵,多家上市公司已开始调整产品线。
市场行情方面,新规发布后,A股烟草板块普遍走低。云南白药(000538)因持有香精业务,当日跌幅达2.3%。中投证券分析师刘强表示:"短期看是利空,但长期有利于行业集中度提升,预计头部企业将通过技术升级消化影响。"记者在长沙烟草交易中心观察到,符合新规的"芙蓉王(硬)"(售价100元/包)交易量逆势上涨15%。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品牌也同步调整策略。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亚洲区发言人通过邮件回应称:"我们已全面淘汰薄荷醇类香精,'加热不燃烧'产品香精添加量较2020年下降68%。"日本烟草集团则宣布投资2亿日元研发"合规香精",试图在限制中寻找突破。
在监管执行层面,多地出现执法新动向。广州市烟草专卖局近日查处一起香精非法添加案,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办案民警透露:"新规实施首月,全市查获违规产品批次同比增长3.7倍。"这种高压态势让部分企业开始自查,某中部省份卷烟厂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他们新建立的"香精使用档案库",记录从采购到使用的全流程数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对此次管控表示肯定。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指出:"香精可能掩盖烟草刺激性,新规有助于消费者做出更理性选择。"但北京消费者张先生仍存疑虑:"高端大红鹰烟多少钱一盒?如果价格不透明,我怎么知道厂家是否真的合规?"这种担忧反映了公众对监管透明度的期待。
展望后续影响,行业分析人士预测三大趋势:一是香精研发投入激增,替代技术如"生物酶解提取"将受追捧;二是产品同质化加剧,品牌竞争转向包装设计和文化营销;三是合规成本推高行业门槛,中小企业可能面临淘汰。这些变化正在重塑这个千亿级市场的未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