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7日,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烟草行业终端动销情况持续回暖。据多地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6月以来,全国卷烟市场整体销售量环比增长12.3%,其中二线城市以下区域的动销增速尤为显著,达到15.7%。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核心市场发现,尽管烟草行业近年来受到严格监管,但终端销售渠道依然保持活跃,尤其是“低价白将香烟批发代理”模式在三四线城市展现出较强生命力。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大型连锁便利店,店长王先生向记者透露:“最近一周,我们店里的‘利群’和‘双喜’销量分别上涨了8%和12%,主要原因是夏季出游和聚会增多。”他同时指出,部分品牌通过“买一送一”等促销活动刺激消费,但所有活动均需符合《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最新修订版中的“禁止低价倾销”条款。记者注意到,店内电子价签显示“利群(软)批发价每条260元”,与去年同期持平,但部分偏远地区的“低价白将香烟批发代理”渠道仍存在低于指导价销售的现象。
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6月行业月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国卷烟库存周转天数缩短至32天,创近五年新低。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研究室主任张明(化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表明行业去库存效果显著,但需警惕部分区域通过非正规渠道规避监管。”他特别提到,近期在山东、河南等地查获的“低价白将香烟批发代理”案例中,涉事商户通过虚开发票将批发价压低至每条180元,远低于《烟草价格管理办法》规定的最低限价。
行业专家视角方面,中国社科院烟草研究所研究员刘强指出:“当前动销回暖主要受两方面驱动:一是传统消费旺季的周期性需求,二是电子烟监管趋严后部分消费者回流。”他补充道,尽管《电子烟管理办法》2023年已全面实施,但仍有约3%的年轻消费者将传统卷烟作为替代品。在上海市静安区一家电子烟体验店,店主李女士告诉记者:“近一个月,咨询传统香烟购买渠道的顾客增加了20%。”
消费者评价层面,记者随机采访了6位烟民。北京某科技公司职员陈先生(化名)表示:“现在买条中华(硬)要450元,确实贵,但小卖部的‘低价白将香烟批发代理’渠道卖380元,我每周会去一次。”而成都某高校学生林同学则认为:“价格不是唯一因素,现在很多便利店会附赠打火机或小零食,体验更好。”值得注意的是,有3位受访者提到,部分“低价白将香烟批发代理”渠道销售的香烟存在包装瑕疵,这引发了对其真伪的担忧。
市场行情监测数据显示,6月27日全国主要品牌批发价格呈现“两极分化”:高端品牌如“黄鹤楼(1916)”批发价稳定在每条980元,而“白沙(软)”等低端品牌在部分省份出现每条下降5-8元的现象。中国烟草商业学会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市场分析报告》指出,这种分化反映了消费升级与经济压力并存的社会现实。
在监管动态方面,国家烟草专卖局本周公布的新一批行政处罚案例显示,涉及“低价白将香烟批发代理”的违规行为占比达42%。浙江省烟草专卖局在6月2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将通过大数据监测系统追踪异常低价交易,并表示“任何低于成本价销售的行为都将被严厉查处”。
记者在广东省东莞市走访时发现,当地部分烟酒店已开始采用“扫码溯源”系统,消费者可通过手机扫描商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查询流通路径。店主张先生(化名)介绍:“这套系统是烟草局强制推广的,虽然增加了成本,但能证明我们的货是正规渠道来的。”他同时表示,尽管如此,仍有周边村镇的“低价白将香烟批发代理”渠道通过微信私单的方式绕过监管。
针对“低价白将香烟批发代理”现象,记者联系了多位业内人士。某省级烟草公司销售部经理王伟(化名)透露:“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灰色地带’,商户通过降低利润空间换取销量,但长期来看会扰乱市场秩序。”他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持证零售点,并提供了辨别真伪的实用技巧:“正规渠道的香烟条盒侧边会有钢印,字体清晰且排列整齐。”
国际烟草协会亚洲分会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行业观察》指出,中国烟草市场正呈现“总量平稳、结构优化”的特点。报告特别提到,在“低价白将香烟批发代理”问题突出的地区,卷烟品牌结构指数(BCI)较上年同期下降0.7点,显示低价竞争可能影响行业整体效益。
截至发稿时,记者了解到,国家烟草专卖局正在制定新的《烟草零售终端管理办法》,预计将在7月底公开征求意见。多位业内人士预测,新规将进一步完善价格监管体系,并对“低价白将香烟批发代理”等违规行为设置更明确的处罚标准。在杭州西湖区一家大型超市,卷烟专柜负责人表示:“我们已经接到通知,要求严格执行价格公示制度,所有促销活动必须提前报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