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烟草行业零售追踪新闻聚焦于市场动态、价格波动及消费者行为变化。记者走访多家烟草零售点发现,随着新版烟草税调整政策的逐步落地,部分品牌香烟价格出现明显上调,其中“目前市面最贵的烟”中华(硬)在北京市场的零售价已突破80元/包,较去年同期上涨近10元。烟草专卖局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调价主要基于环保税及物流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预计短期内市场将维持稳定。
在上海市静安区一家连锁便利店,记者看到顾客李先生正在犹豫是否购买一包利群(软),他告诉记者:“价格涨得有点快,现在一包要60多,比去年贵了15块。不过没办法,抽习惯了。”烟草行业分析师张伟指出,高端香烟的提价幅度普遍高于中低端产品,这与品牌定位及消费群体消费能力密切相关。目前市面最贵的烟中,除了中华(硬),黄鹤楼(1916)也紧随其后,售价达75元/包,成为商务送礼市场的热门选择。
记者查阅最新行业报告发现,2025年第二季度烟草零售额同比增长5.3%,但量价关系出现“量减价增”的特点。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市场分析》显示,受控烟政策趋严影响,部分消费者转向电子烟或减量消费。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杨教授表示:“虽然高价烟仍在流通,但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正逐步改变市场格局。”
在武汉汉口火车站附近,一位烟贩子偷偷告诉记者:“现在‘目前市面最贵的烟’中华(硬)的黄标版在黑市能卖到95元,有些单位采购会批购。”烟草专卖局迅速回应称,将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打非法渠道流通。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版,2025年起对无证经营行为的处罚上限提高到10万元,较旧规翻倍。
消费者反馈方面,记者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烟民。28岁的程序员王先生说:“价格涨了就少抽点,一个月省下几百块。”52岁的出租车司机刘师傅则表示:“便宜烟不好抽,还是得买贵的。”而刚满18岁的大学生陈同学则坦言:“现在买烟要实名登记,身份证还要刷脸,有点麻烦。”烟草零售店主老周补充道:“年轻人买烟的少了,老年人反而多,可能是习惯使然。”
国际市场方面,美国FDA最新研究显示,中国产的高价香烟因含焦油量相对较低,成为部分海外华人社区的抢手货。云南中烟公司出口部透露,2025年第一季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订单量同比增长22%,其中中华(硬)出口单价折合人民币约85元/包,成为目前市面最贵的烟之一。
合规领域,多地烟草局启动“智慧监管”系统,通过AI识别技术监测零售终端。杭州市烟草专卖局技术科负责人介绍:“系统可自动识别未满18岁购买行为,并实时推送警告。”然而,也有零售商抱怨:“设备每月维护费近千元,小本生意吃不消。”
针对价格波动,记者联系了两位业内专家。中国社科院烟草研究所副所长王研究员认为:“高端烟提价是市场自我调节的结果,但需警惕垄断利润过高问题。”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博士则强调:“无论价格如何变化,控烟的核心在于减少消费总量。”
在重庆解放碑商圈,记者注意到一款新品“金圣(天尊)”上市首日即售罄,售价68元/包。品牌方表示,这是为纪念传统工艺升级而推出的限量版。但消费者普遍认为,包装精美但口感变化不大,价格溢价明显。烟草经济研究期刊《烟业通讯》最新文章指出,此类营销手段虽能短期提振销量,长期可能透支品牌信誉。
傍晚时分,记者在成都春熙路采访到一位正在购买“目前市面最贵的烟”中华(硬)的商务人士:“应酬场合,这个价位的烟还是必要的,不然显得不够重视。”这一现象反映出,在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部分消费者仍将高价烟视为社交工具而非纯粹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