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随着全国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调整,AI技术在烟草行业的应用成为焦点。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零售店、烟厂及监管机构,发现“哪里拿烟便宜”的讨论热度不减,而合规性、价格波动及消费习惯的变化,成为行业和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上午9时,北京朝阳区某大型超市烟草专柜前,顾客李先生正仔细比较不同品牌的价格。他告诉记者:“最近‘利群’和‘红塔山’都涨了5元左右,但朋友说城郊的小卖部能便宜一两块,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记者暗访发现,确实存在部分区域因税收和物流成本差异,导致价格浮动。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现在‘中华’批发价在55元/条左右,零售店卖到65元,但偏远地区可能压到62元,关键看进货渠道。”
市场监管方面,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查获非法烟草制品案件同比上升12%,其中涉及“走私烟”的占比达28%。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张科长表示:“近期破获一起利用AI换标走私案,犯罪分子通过深度伪造技术篡改条形码,迷惑性极强。”他强调,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提醒:“哪里拿烟便宜”的传言背后,往往隐藏着假烟风险。例如,某地查获的“假中华”单条仅售48元,远低于市场价,但尼古丁含量超标300%。
在烟厂端,技术升级与环保压力并存。云南中烟某基地负责人介绍,今年引进的AI质检系统可将残次品检出率提升至99.8%,但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部分中高端产品价格上调。记者注意到,该厂生产的“云烟(软珍品)”本月提价至45元/包,而传统“红河”系列因采用国产替代原料,价格保持稳定在28元/包。
消费者心态呈现两极分化。30岁白领陈女士坦言:“价格涨了就少抽点,现在更看重健康。”而60岁退休工人王大爷则表示:“抽了一辈子烟,戒不掉,只能找便宜货。”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发现,近半数烟民会通过“拼单”或“代购”购买邻省低价烟,但一位法律界人士指出,此类行为可能触犯《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建议通过跨省直营店正规购买。
下午,记者连线上海财经大学烟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教授。他分析:“AI监管工具的普及,使得‘哪里拿烟便宜’的灰色空间被压缩。未来价格战将转向合规品牌间的竞争,例如电子烟替代品‘加热不燃烧’产品,因其税收优惠,单支价格已降至12元,但需配合身份证识别设备销售。”
在郑州某大学城,记者发现学生群体对“电子烟代购”兴趣浓厚。店主小张透露:“电子烟‘悦刻’官方价300元/台,但通过灰色渠道能拿到260元,加上‘烟弹’折扣套装,每月能省下不少钱。”然而,当地市场监管部门随后发布通报,称此类代购多未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属违法行为。
临近傍晚,记者走访广州海珠区一家24小时便利店,店员小林算了一笔账:“‘双喜(硬)’进价22元/包,卖25元,利润不高。但凌晨时段常有人问‘哪里拿烟便宜’,其实我们店是附近最合规的,价格透明。”她展示手机里的电子台账:“现在每笔交易都要扫码登记,连AI都能识别异常购买模式。”
综合全天观察,2025年6月28日的烟草市场呈现出价格波动加剧、合规意识提升与消费习惯分化的特点。尽管“哪里拿烟便宜”的追问仍在继续,但监管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正促使行业向更规范、透明的方向发展。在南京路一家老字号烟行,店主老周的话颇具代表性:“现在做烟草,既要懂AI,也要讲良心,不然早晚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