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全国烟草行业迎来了一场关于购买渠道的深度调整与规范。随着《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进一步细化,各省市烟草专卖局纷纷出台新的购烟渠道管理办法,旨在打击非法渠道,保障消费者权益。据记者走访多地烟草零售店及采访业内人士发现,这一轮调整不仅涉及线上销售平台的严格审核,更对线下零售终端的进货渠道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内,店主李明(化名)向记者展示了最新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申请流程。他坦言:“现在申请许可证不仅要提供营业执照,还需提交上游供应商的资质证明,确保每一包香烟都能追溯到合法来源。”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烟草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尤其是对那些依赖批发市场的中小零售商而言,合规成本显著增加。
与此同时,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制品网络销售行为的公告》指出,自2025年7月1日起,所有线上烟草销售平台必须接入国家烟草专卖局的电子追溯系统。这意味着,消费者在网购香烟时,将看到更清晰的来源信息,而平台若未能按时合规,将面临最高50万元的罚款。这一举措在业内引发热议,多位专家认为这是烟草行业数字化监管的重要一步。
在上海市烟草专卖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副局长张伟(化名)透露:“今年上半年,我们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共查处非法购烟渠道案件320起,涉案金额超过1.2亿元。”他特别提到,部分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松花粉系列产品价格表等手段,试图掩盖非法购烟行为。张伟强调:“松花粉系列产品价格表虽看似与烟草无关,但已成为某些犯罪团伙用于洗钱和资金转移的工具,监管部门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消费者对这一系列调整反应不一。在北京工作的陈女士表示:“以前总能在一些非正规渠道买到打折烟,现在虽然方便度降低了,但能确保烟的质量和真伪,还是值得的。”而另一位烟民王先生则抱怨:“合规后,香烟价格普遍上涨了5%到10%,比如原本一包中华烟(硬)价格为75元,现在涨到了82元,负担确实加重了。”
烟草行业市场行情方面,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全国烟草销量同比增长3.2%,但利润增速仅为1.8%,反映出合规成本上升对行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业内专家指出,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到年底,直到供应链体系完全适应新的监管要求。
在广东省,烟草专卖局近日联合当地媒体开展了“透明购烟”宣传活动。记者跟随执法人员突击检查了一家涉嫌从非法渠道进货的便利店,现场查获假冒伪劣香烟30余条,货值约1.8万元。便利店店主承认,为了降低成本,曾通过非正规渠道购入香烟,并表示“以后一定严格遵守规定”。执法人员现场展示了如何通过扫码验证真伪,并特别提到:“消费者若发现商家无法提供合法购货凭证,可直接拨打12313举报,最高可获得涉案金额10%的奖励。”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电子烟监管趋严,部分消费者转向传统烟草。然而,烟草专卖局也提醒,电子烟与普通卷烟的监管标准不同,消费者需区分对待。在上海市某大型商场的电子烟体验店,店主表示:“虽然电子烟不属于传统烟草范畴,但同样需要《烟草专卖许可证》的延伸资质,目前我们正在申请中。”
在法律合规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与《烟草专卖法》的交叉适用成为行业关注焦点。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刘律师(化名)解释:“电商平台若销售烟草,需同时满足两法要求,否则可能面临双重处罚。”他建议零售商提前咨询专业法律顾问,避免因流程疏漏导致巨额罚款。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松花粉系列产品价格表在烟草非法交易中的滥用现象不容忽视。在浙江温州,警方破获的一起特大烟草走私案中,犯罪团伙利用松花粉系列产品价格表作为资金流转的掩护,涉案金额达3000余万元。温州市烟草专卖局副局长林强(化名)表示:“此类案件提醒我们,监管不仅要盯住烟草本身,还需关注周边产品的异常交易。”
在消费者教育方面,多地烟草专卖局联合社区开展了“合法购烟”主题讲座。一位参与讲座的烟民李大爷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以前以为便宜烟就是假烟,现在才知道,有些非法渠道的烟是真品但来源不合法,抽起来反而更不放心。”这种观念的转变,正是监管部门希望看到的成效。
随着6月底的到来,新一轮烟草专卖许可证年检工作全面启动。记者在杭州市烟草专卖局服务窗口看到,排队等候的零售商络绎不绝。窗口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新增了‘进货渠道审核’环节,需要提供最近6个月的购货发票或电子订单截图。”这一变化预计将使部分管理不规范的零售商面临重新审核的挑战。
在政策解读环节,记者联系了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的张司长(化名),他强调:“本次渠道调整的核心目标是构建‘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链条监管体系。虽然短期内会增加经营者的合规成本,但从长远看,这将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健康。”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烟草行业的渠道变革正悄然影响每个人的生活。无论是零售商的进货选择,还是消费者的购买习惯,都在这一轮调整中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而松花粉系列产品价格表这一看似无关的细节,也成为了揭示非法交易链条的重要线索,提醒我们监管无小事,细节见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