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8日,全球烟草行业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尤其是中国烟草市场在政策调控下的最新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据《烟草行业日报》记者今日实地走访发现,随着“控烟升级”政策的深入推进,烟草市场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调整。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连锁便利店,记者注意到,韩国大象烟价格已从之前的每包25元人民币上调至27元,这一变化与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制品价格管理的通知》高度吻合。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内部人士透露,此次政策调整的核心目标是“双控”——既控制烟草消费总量,又控制非法烟草制品流入市场。该人士强调:“我们正在通过价格杠杆和渠道监管双重手段,确保政策落地见效。”与此同时,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卷烟销量同比下降3.2%,其中进口烟草制品降幅更为显著,韩国大象烟价格的上调被认为是市场反应的直接体现。
在行业层面,多家烟草企业高管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上海烟草集团副总经理张明指出:“政策压力下,企业必须加速转型,我们的‘中华’品牌正在加大低焦油产品研发投入。”而跨国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中国区负责人则表示:“我们尊重中国政府的控烟立场,但希望政策能给予企业更明确的转型路径。”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大象烟价格的上调并未影响其在部分年轻消费者中的热度,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该品牌销量反而增长了15%。
法律与合规方面,《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案已于本月正式实施,新规明确了电子烟纳入监管的具体细则。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大队队长王强向记者解释:“此次修订特别强调了‘线上线下同标准、同尺度’的监管原则,韩国大象烟价格调整正是这一原则的延伸。”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主任李教授认为:“这种通过价格调控实现控烟的方式,体现了中国法治建设的精细化进步。”
市场行情监测显示,除韩国大象烟价格外,国内多个主流品牌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波动。在云南玉溪卷烟厂附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批发商告诉记者:“‘玉溪’‘云烟’等品牌价格稳定,但韩国大象烟价格上调后,我们渠道利润空间被压缩了5%。”而零售端,记者在上海市静安区随机采访的10位烟民中,7位表示“价格涨了就少抽点”,但也有人指出:“韩国大象烟价格虽然涨了,但品质稳定,还是会继续购买。”
消费者评价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30岁的程序员刘先生表示:“政策是好政策,但突然涨价让人接受不了,特别是韩国大象烟价格上调后,我不得不考虑换其他牌子。”而45岁的个体户陈女士则认为:“价格涨一点没关系,关键是要保证真品渠道畅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发布的数据显示,价格每上涨10%,青少年吸烟率可降低3.5%,这一观点得到了多位公共卫生专家的认同。
在政策执行层面,各地烟草专卖局正在加大市场检查力度。广州市烟草专卖局本月查获非法烟草制品案12起,案值超过200万元。执法人员张警官向记者展示了最新查获的韩国大象烟走私案件:“这些烟价格低廉,但都是非法流入的,消费者购买存在健康风险。”与此同时,电子烟监管新政也引发行业震荡,某知名电子烟品牌创始人表示:“我们正在按照新规调整产品线,预计明年上半年可实现合规转型。”
国际视角下,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官员玛丽亚·罗德里格斯博士发表声明:“中国烟草价格调控政策与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精神一致,但建议进一步降低青少年获取烟草的便利性。”反观韩国市场,大象烟价格相对稳定,但该国近期也宣布将提高烟草税,这或许解释了为何韩国大象烟价格在中国市场的波动。
综合全天报道,2025年06月28日中国烟草市场呈现出政策收紧下的复杂生态:价格调控、渠道监管、产品创新三管齐下;韩国大象烟价格变动成为观察行业风向的“晴雨表”;消费者态度分化但整体支持控烟;法律框架日趋完善但执行细节仍需磨合。随着下半年“双节”消费旺季临近,烟草行业政策与市场的博弈将进一步加剧,本报将持续关注这一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