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全球烟草行业迎来新一轮市场波动与政策调整,中国烟草市场在严格监管与消费升级的双重影响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根据最新行业分析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烟草销量同比增长3.2%,但利润增速明显放缓,其中细支烟市场成为争议焦点。
“什么细烟好抽还不贵”成为近期消费者讨论的热点话题。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烟草专卖店发现,细支烟销量占比已从2020年的15%攀升至28%,但价格区间分化明显。例如,白沙(细支和天下)定价138元/条,而双喜(细支莲)仅85元/条,后者因“口感接近传统烟,价格更亲民”受到年轻群体青睐。某品牌经理透露:“高端细支烟利润率虽高达45%,但市场教育成本高,消费者对性价比敏感度提升。”
监管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于6月15日发布《2025年烟草控烟白皮书》,明确提出“加大对细支烟营销限制”,要求各品牌在包装上标注“细支≠低焦油”警示语。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胡鞍钢接受采访时指出:“细支烟焦油量虽降低20%,但消费者易产生‘健康误区’,需强化科普。”这一政策直接导致多家品牌调整广告策略,如中华(细支)在社交媒体上的投放量环比下降40%。
市场行情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电子烟与加热不燃烧产品对传统细支烟形成“替代效应”。据艾瑞咨询数据,IQOS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突破8%,其加热烟弹“Virginia系列”售价60元/盒,与红塔山(细支)价格相当。记者采访一位30岁的软件工程师王先生时,他坦言:“电子烟的‘无二手烟’优势让我转向,但偶尔还是会买‘利群(细支)’解馋。”
烟草法律合规方面,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自4月1日起增设“网络销售资质分级”条款,要求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细支烟品牌需通过“双随机”抽查。云南中烟相关负责人表示:“合规成本增加15%,但有助于淘汰小型作坊。”而广东某烟厂因违规向未成年人销售细支烟被罚款50万元,创下2025年最高单笔罚单。
业内专家观点呈现两极分化。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锦华认为:“细支烟是行业转型关键,符合‘控焦油、提品质’趋势。”但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主任张医生警告:“细支烟‘清凉感’可能诱导女性群体,需警惕消费陷阱。”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中,一位45岁的女性烟民表示:“牡丹(细支)的薄荷味让我觉得‘危害小’,但医生说这纯粹是心理作用。”
国际市场方面,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宣布其加热烟品牌iQOS在欧盟面临反垄断调查,中国烟草总公司趁机扩大出口,5月对东南亚细支烟出口量增长22%。然而,泰国政府同步上调烟草税,万宝路(细支)在当地价格从240元涨至320元,导致走私烟流入中国边境地区。海关数据显示,云南瑞丽口岸查获的走私细支烟中,约60%为“万宝路银色细支”。
消费者评价层面,“什么细烟好抽还不贵”的讨论在电商平台发酵。京东烟酒频道数据显示,2025年6月销量前三的细支烟分别为:玉溪(细支)(98元/条)、红河(细支)(68元/条)、黄金叶(细支)(58元/条)。一位河南烟民在评价中写道:“红河细支虽然包装简单,但抽起来比某些138元的烟还过瘾。”
针对市场乱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6月20日发布《关于规范烟草营销行为的指导意见》,明确禁止“细支烟社交属性营销”,要求品牌不得将产品与“商务洽谈”“社交圈层”等场景挂钩。某品牌市场总监透露:“新规后,我们不得不削减‘细支烟伴手礼’等促销活动,但通过‘盲盒抽奖’等方式仍能刺激销量。”
综合来看,2025年烟草行业在细支烟领域面临政策收紧与消费升级的双重考验。一方面,监管持续加码迫使企业转向技术升级;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性价比”的极致追求,正重塑细分市场竞争格局。而那句“什么细烟好抽还不贵”的朴素疑问,或许正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最佳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