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全国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整治风暴,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烟草专卖机构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销售、无证经营及价格违规等行为。记者走访发现,尽管国家烟草专卖局多次强调“线上线下同价”原则,但仍有部分买烟的网购平台便宜现象屡禁不止,引发消费者和行业专家的广泛关注。
上午9时,记者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大型超市,发现烟草专柜价格与官方指导价一致。超市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严格执行烟草专卖法,所有香烟均为正规渠道进货,价格统一,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折扣或促销。”然而,当记者询问线上渠道时,工作人员坦言:“有些买烟的网购平台便宜,但那些可能是假货或走私烟,消费者要谨慎。”
记者随后登录某知名电商平台,发现个别商家仍在销售低于市场价的香烟。例如,一包中华(硬)在正规渠道售价为80元,而该平台售价仅为65元。记者联系商家询问原因,对方回应称:“我们是通过特殊渠道进货,价格自然有优势。”但该商家拒绝提供烟草专卖许可证号,涉嫌违规经营。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烟草专卖局在今年初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市场秩序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低于成本价销售香烟,更不得通过互联网等渠道非法销售。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仍有部分平台利用“代购”“私烟”等名义规避监管,扰乱市场秩序。
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在当天的专项行动中,查处了一家涉嫌无证经营烟草制品的网店。店主王某承认,其通过非法渠道购进廉价香烟,再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销售,每月销售额达数十万元。执法人员表示:“这种行为不仅逃避税收,还可能涉及假冒伪劣产品,危害消费者健康。”
多位烟民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不同看法。李先生表示:“我偶尔会在买烟的网购平台便宜时购买,因为价格确实有吸引力。”但张女士则认为:“便宜没好货,为了几块钱冒险不值得,万一买到假烟,不仅损失金钱,还可能影响健康。”
业内专家指出,烟草市场净化任重道远。中国控烟协会秘书长杨主任表示:“当前烟草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线上线下价格差异过大,部分消费者被低价诱惑,导致非法渠道屡禁不绝。监管部门需加大执法力度,同时推动电商平台落实主体责任。”
记者还注意到,部分正规电商平台已开始加强烟草销售管理。例如,京东在6月20日发布公告,要求所有烟草销售商家必须提供烟草专卖许可证,并定期审核资质。该平台还表示,将对低于市场价销售的行为进行严格处罚。
在广东广州,当地烟草专卖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净网2025”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通过社交媒体、直播平台等渠道非法销售烟草的行为。执法人员查获一批通过微信私聊销售的假烟,涉案金额超过20万元。据办案人员介绍,这些假烟通过低价吸引消费者,实际利润高达200%。
消费者权益保护律师王律师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和《电子商务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销售烟草制品。消费者若在买烟的网购平台便宜时发现价格异常,应提高警惕,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同时,他呼吁消费者积极举报违法行为,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当天下午,记者走访了北京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烟草违法案件1.2万余起,涉案金额超5亿元。其中,线上渠道占比逐年上升,成为监管重点。该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互联网+监管’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打击非法销售行为。”
在山东济南,一家大型连锁便利店因涉嫌销售低于市场价的香烟被立案调查。该店负责人称,其从外地购进廉价香烟,试图通过价格优势吸引顾客。执法人员表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烟草专卖法,还可能涉及偷税漏税,将依法追究责任。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烟草市场净化需要多方合力。一方面,监管部门需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另一方面,电商平台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完善审核机制,杜绝低价诱惑。此外,消费者也应增强法律意识,拒绝购买非法渠道的香烟。
在浙江杭州,记者发现一家“代购”香烟的微信群,群主以“价格低、送货快”为卖点,吸引大量烟民加入。记者暗访时,群主表示其香烟来自“特殊渠道”,一包 Marlboro(万宝路)售价仅45元,远低于市场价。但群主拒绝透露进货来源,涉嫌非法经营。
针对此类现象,杭州市烟草专卖局表示,将联合网信办、公安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通过社交平台非法销售烟草的行为。同时,提醒消费者,任何低于市场价的香烟都可能是假烟或走私烟,购买时务必谨慎。
在湖北武汉,一家烟草批发市场因存在价格欺诈被查处。市场内部分商户以“促销价”为名,实际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执法人员现场查获假冒“利群”香烟500余条,涉案金额超过10万元。商户负责人称,这些假烟通过非法渠道流入市场,价格仅为正品的三分之一。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消费者对烟草市场净化持乐观态度。陈先生表示:“只要监管部门严格执法,买烟的网购平台便宜的现象自然会减少。”但也有消费者担忧:“低价诱惑难以完全杜绝,关键是如何让消费者自觉抵制。”
中国烟草学会研究员刘教授认为,烟草市场净化需长期坚持。他建议,一方面应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消费者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应推动烟草行业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手段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此外,他还呼吁电商平台建立更严格的烟草销售审核机制,从源头上杜绝非法销售。
当天,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通报,截至6月底,全国共取缔非法烟点3200余个,查处违法案件8500余起,收缴假冒伪劣烟草制品1.5亿支。通报强调,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烟草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