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烟草行业市场规范新闻持续引发社会关注。在《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后的首个完整年度,各地市场监管力度显著加强,尤其针对红方印烟等主流品牌的批发代理环节,进一步明确了价格与渠道管控标准。据记者调查,近期多地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行动,严查非法渠道流通的红方印烟,并公布了“红方印烟批发代理电话”作为正规渠道验证入口,消费者可通过该电话核实购烟渠道的合法性。
在市场行情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烟草行业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根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季度报告,红方印烟批发价维持在每条680元至700元区间,零售指导价为每包68元。然而,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发现,部分非正规渠道的红方印烟价格低至每条550元,这一现象引起监管部门高度警惕。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低价货源多来自跨区域倒卖或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若贪图便宜,不仅面临法律风险,更可能购入健康隐患。”
记者采访了多位消费者。在北京朝阳区工作的张先生表示:“最近收到‘红方印烟批发代理电话’发来的短信提醒,才知道之前通过朋友代购的香烟可能有问题。现在我只去指定零售点购买,虽然价格稍高,但至少放心。”而在广东某烟酒店工作的李老板则坦言:“正规渠道的红方印烟利润空间被压缩,有些小店开始偷偷销售‘来路不明’的货源,但一旦被查,罚款金额远超违法所得。”
针对市场乱象,国家烟草专卖局在6月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将加大对批发代理环节的监管力度,要求所有省级烟草公司必须在官方网站公示“红方印烟批发代理电话”等关键信息,并引入区块链溯源系统。这一举措在业内引发广泛讨论。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系教授刘明指出:“技术手段与法律规范的结合,是当前烟草监管的必然趋势。但关键在于执行层面能否真正堵住漏洞,比如如何防止溯源信息被篡改。”
在法律合规层面,《烟草专卖法》修订案明确将“通过网络销售烟草制品”列为违法行为,并规定个人非法携带卷烟跨省运输超过50条即构成违法。上海某律师事务所的吴律师告诉记者:“近期我们代理的案件中,有经销商因长期通过‘红方印烟批发代理电话’以外的渠道进货,最终被处以货值3倍的罚款。这说明监管部门已将监管重心从零售端前移至批发端。”
与此同时,烟草行业内部也在积极调整。红方印烟品牌方近期推出的“阳光采购”计划,要求所有省级代理商必须通过官方认证系统提交月度销售报告。记者获取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品牌方将对连续三个月数据异常的代理商采取“停供措施”。一位省级代理商透露:“现在每个季度都要接受三次突击检查,包括库存盘点和资金流水核对,合规成本确实增加不少。”
在消费者教育方面,多地烟草专卖局联合疾控中心开展“烟草危害与市场规范”主题宣传活动。重庆某高校的陈教授分享了一项调查数据:“超过60%的年轻烟民不知道‘红方印烟批发代理电话’的存在,对非法渠道的危害认知不足。”为此,市场监管部门制作了包含防伪查询、举报渠道等信息的二维码手册,计划在高考、中秋等消费高峰期向公众发放。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烟草市场规范经验也被引入国内。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官员在6月20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烟草市场规范的关键在于构建‘全链条追溯+严厉处罚’的闭环系统。”这一观点与国内监管思路不谋而合。记者注意到,云南、湖南等烟叶主产区已开始试点“一叶一码”追溯体系,预计明年将在全国推广。
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烟草市场监管进入高压态势。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7月1日起,全国烟草专卖系统将启动“红方印烟批发代理电话”专项核查行动,重点排查通过非正规渠道进货的零售终端。一位省级烟草公司负责人表示:“市场规范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监管部门、企业、消费者三方共同努力。但从目前情况看,‘红方印烟批发代理电话’等制度设计正在逐步显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