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全国烟草行业区域对标工作再次引发业内热议。据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随着新版《烟草行业区域对标管理办法》的全面实施,各地烟草企业正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烟草市场的区域化特征愈发明显,不同地区的品牌、价格、消费习惯均呈现出差异化趋势,而“对标”成为企业寻求突破的关键手段。
在华北地区,记者走访了北京、天津等地的烟草专卖店,发现“冬虫夏草双中支什么价”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口头禅。据北京某烟草零售商透露,目前“冬虫夏草双中支”在北京市场的零售价为120元/条,较去年同期上涨了5元。而天津地区由于消费水平差异,同款香烟价格则为115元/条。这种价格差异正是区域对标工作的直接体现。一位长期从事烟草批发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家烟草专卖局要求各地企业根据本地消费能力和竞争态势调整价格策略,因此同一品牌在不同地区的定价会有所不同。”
与此同时,南方市场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在广东、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高端烟草品牌的需求持续旺盛。记者在广州市一家连锁烟草专卖店看到,除了“冬虫夏草双中支什么价”的询问外,消费者对“和天下”等高端品牌的关注度也居高不下。据店员介绍,目前“和天下尊享版”的零售价已突破800元/条,成为当地市场的“抢手货”。而据《南方烟草市场行情周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广东省高端烟草销量同比增长1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采访中,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了区域对标的具体操作方式:“新版《管理办法》要求各省烟草公司建立‘一地一策’的动态调整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结构优化、价格体系调整、营销策略创新等。例如,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适当提高高端产品占比,而欠发达地区则需强化中低端产品的市场覆盖。”该工作人员还提到,监管层面已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各区域烟草销售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企业对标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行业专家对这一趋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中国烟草学会常务理事张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区域对标是烟草行业适应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从长期来看,这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减少恶性竞争。但企业也需注意,对标不是简单的价格战,而是要结合本地文化、消费习惯等因素,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张教授举例说,云南烟草公司近年来推出的“云烟(印象)”系列,就是通过挖掘当地民族文化元素,成功打开了区域市场。
消费者对区域化差异的反应也值得关注。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位烟民。一位在北京工作的李先生表示:“‘冬虫夏支双中支什么价’这个问题我每次出差都要问,因为价格确实不一样。我觉得这是正常的,毕竟各地生活成本不一样。”而来自福建的王女士则认为:“高端烟的价格差异更大,有时候同一款烟在上海卖600,到成都可能就500多,这种差异反而让一些消费者选择去价格较低的地方购买。”
在监管层面,新版《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对区域对标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法律专家指出,新条例特别强调了“禁止跨区域倾销”和“价格欺诈”等行为,并规定了详细的处罚措施。据记者了解,近期国家烟草专卖局已对3家涉嫌跨区域低价倾销的企业进行了约谈,并责令其整改。
展望区域对标工作的未来走向,记者发现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并存。在华东地区,多家烟草企业正尝试通过“区域联盟”的方式共享市场数据,共同制定区域化营销策略。一位参与联盟的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数据共享,我们可以更精准地把握区域市场动态,避免同质化竞争。”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烟草产品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记者注意到,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不少消费者开始关注烟草产品的“减害”属性。在某电商平台,一款标注“低焦油”的烟草产品月销量突破10万条,价格区间在80-150元之间。一位购买了该产品的消费者留言道:“虽然‘冬虫夏草双中支什么价’还在关心,但现在更看重健康因素。”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发现,区域对标工作的深入推进,正在重塑中国烟草市场的竞争格局。从价格调整到产品创新,从营销策略到监管要求,每一个环节都在发生微妙变化。正如一位业内专家所言:“烟草行业的区域化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谁能更好地把握区域特性,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