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中国烟草行业品牌忠诚度话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在“权威动态 芝华士烟贵引发品牌忠诚 经久不衰”的背景下,记者走访多地烟草市场发现,尽管国家烟草专卖局持续加强市场监管,但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忠诚度依然坚挺,价格敏感度与品牌认知之间的博弈愈发明显。
上午10时,记者来到北京市海淀区一家持证烟草零售店。店主王先生(化名)正在整理货架上的“中华”、“利群”和“玉溪”等品牌香烟。“最近问什么牌子烟贵的人特别多,”王先生坦言,“特别是‘中华硬’和‘利群新版’,价格涨了,但销量没受太大影响。”他透露,目前“中华硬”零售价为每条120元,“利群新版”为每条85元,而“玉溪软”则稳定在每条90元。
记者注意到,店内显眼位置张贴着最新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宣传海报,其中明确标注“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等合规要求。王先生表示,尽管监管严格,但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依然很高,“有些老烟民指定要‘中华’,价格再高也得买。”
与北京市场形成对比的是,广州天河区的烟草零售情况则呈现出差异化特点。当地一家连锁超市的香烟专柜负责人李女士(化名)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2025年上半年,“双喜(硬)”销量同比增长12%,价格维持在每条65元,而高端品牌“黄鹤楼(1916)”的销量却下降了5%,每条售价高达230元。“消费者更看重性价比,什么牌子烟贵已经不是唯一考虑因素。”李女士补充道。
针对这一现象,中国烟草市场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教授(化名)接受采访时分析:“品牌忠诚度的形成是长期市场教育的结果。以‘中华’为例,其广告投放和渠道控制能力远超其他品牌,消费者认知度自然更高。”他同时指出,随着电子烟和戒烟替代品的兴起,传统烟草品牌正面临新的挑战。
在消费者层面,记者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烟民。45岁的程序员陈先生(化名)表示:“我抽‘中华’二十多年了,价格从80涨到120,习惯了。什么牌子烟贵对我来说不重要,口感和身份认同才是关键。”而28岁的市场专员林女士(化名)则持不同看法:“我偶尔抽‘娇子(软)’,每条55元,性价比高。现在年轻人更注重健康,品牌忠诚度正在被健康意识稀释。”
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烟草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全国烟草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3.2%,但高端品牌增速放缓,中端品牌成为新增长点。报告特别提到:“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提升,品牌忠诚度呈现出分层化特征。”
在行业监管方面,记者查阅到北京市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的《关于规范烟草制品零售点布局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合理控制高端品牌零售点数量”,并加强对价格虚高的整治力度。该局工作人员在电话采访中表示:“我们正在重点监控‘什么牌子烟贵’这一市场敏感问题,确保价格体系符合国家定价机制。”
与此同时,国际烟草市场动态也影响着国内消费者。据《烟草时报》报道,2025年6月,菲莫国际(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宣布其“iQOS”电子烟在中国香港的试点计划,这一消息在国内社交媒体引发热议。有业内人士透露:“传统烟草品牌正加速研发低焦油产品,试图在保持品牌忠诚度的同时,顺应减害趋势。”
在云南玉溪卷烟厂,记者采访到一位不愿具名的品牌经理。他透露:“我们正在调整产品结构,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两款中端新品,价格区间控制在每条60-80元,目标就是抓住那些既看重品牌又关注价格的消费者。”
回到北京市场,下午2时,记者再次走访发现,尽管天气炎热,但烟草零售点依然顾客不断。一位正在购买“南京(经典红)”的消费者对记者说:“我以前抽‘中华’,现在觉得太贵了,改抽这个,每条45元,味道也不错。”他的话印证了张教授的观点:在价格与品牌之间,消费者的选择正在变得多元化。
综合全天观察,2025年6月29日的烟草市场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图景:一方面,传统品牌凭借历史积淀维持着较高的消费者忠诚度;另一方面,价格因素和健康意识正在重塑消费习惯。而“什么牌子烟贵”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折射出中国烟草行业在监管趋严、健康意识提升和市场分化的多重影响下的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