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随着全国烟草市场调控政策的持续深化,烟草行业用户画像在消费者行为、市场需求及政策影响下呈现出新的特征。记者今日走访南京、北京、上海等多地烟草专卖店及零售终端,结合行业报告与专家分析,发现“100元一盒的南京雨花石图片苏烟”等中高端产品在年轻消费者中的热度持续上升,而传统低价烟的市场份额则面临进一步压缩。
在南京夫子庙附近的一家烟草专卖店内,店主李先生向记者展示了最新上架的“南京雨花石图片苏烟”,该产品定价100元一盒,包装以南京特色文化元素“雨花石”为设计灵感,吸引了大量年轻白领和商务人士的关注。“最近一个月,这款烟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李先生表示,“很多消费者看重的是它的品牌调性和文化附加值,而不仅仅是烟草本身。”
记者注意到,随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国内的深入实施,烟草行业对用户画像的精细化分析成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的关键。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中高端卷烟产品的市场份额首次突破40%,其中“苏烟”“中华”等品牌成为增长主力。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指出:“消费者对烟草产品的需求正从单纯的生理依赖转向精神层面的满足,这为品牌差异化竞争提供了空间。”
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便利店,店员王女士告诉记者,尽管烟草税持续上调,但“100元一盒的南京雨花石图片苏烟”依然有稳定的复购群体。“有位老顾客每隔一周就会来买两条,他说这种烟的口感和包装都符合他的身份需求。”王女士补充道。这一现象与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广告的通知》形成呼应,后者明确禁止以“身份象征”等字眼宣传烟草产品,但消费者对品牌调性的追求并未因此减弱。
记者采访了多位烟民和消费者,他们的看法呈现两极分化。30岁的软件工程师陈先生表示:“我宁愿少抽几支,也要买100元一盒的苏烟,因为它的包装设计很有品味。”而45岁的货车司机张师傅则直言:“价格太高了,现在经济压力大,还是抽便宜烟划算。”这种差异反映出烟草消费市场的分层趋势,高收入群体更倾向于中高端产品,而低收入群体则对价格敏感度更高。
烟草法律与合规专家刘律师在接受采访时强调:“2025年1月生效的新《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明确要求烟草企业加强消费者画像的合规管理,禁止利用大数据精准推送烟草广告。这意味着,即便中高端产品热度上升,企业仍需在营销方式上谨慎合规。”他举例说,某品牌曾因在社交媒体上以“商务人士必备”为标签推广产品而被罚款,这正是监管收紧的典型案例。
从行业市场行情来看,国际烟草巨头菲莫国际和英美烟草在2025年加大了在华电子烟和低焦油产品的布局,试图通过技术创新绕开传统烟草的监管红线。相比之下,国内烟草企业更注重产品升级。记者在上海市烟草专卖局看到,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正在推广“扫码购烟”系统,消费者需通过实名认证才能购买中高端产品,这一举措既符合反走私要求,也强化了用户数据的管理。
烟草健康影响研究专家赵教授指出:“尽管‘100元一盒的南京雨花石图片苏烟’等高端产品在文化营销上取得成功,但烟草成瘾的本质并未改变。数据显示,我国每日吸烟人数仍有3.5亿,控烟形势依然严峻。”他呼吁消费者理性看待烟草消费的“身份符号”,并建议政府进一步推动公共场所禁烟和价格调控。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电商平台上的用户评论显示,苏烟的忠实粉丝对其“细腻的口感和独特的包装”给予高度评价,但也有人质疑其“性价比不足”。一位消费者写道:“100元一盒,还不如买两条20元的白沙。”这种分歧反映出烟草消费市场的复杂性,既有对品牌价值的认可,也有对价格敏感的现实考量。
综合来看,2025年6月29日的烟草行业用户画像呈现出以下特点:中高端产品在文化营销和品牌调性上赢得部分消费者青睐,但价格敏感度仍是制约因素;监管政策持续收紧,企业需在合规前提下探索差异化竞争;消费者群体分化明显,高收入与低收入群体的需求差异加大。随着“100元一盒的南京雨花石图片苏烟”等产品的热度不减,烟草市场的博弈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