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欣怡

爆款烟这么点外卖节日消费火爆异常,盛况空前

李欣怡 2025-06-30 3

2025年6月30日,随着“七一”建党节临近,烟草行业节日消费市场再次成为舆论焦点。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烟草专卖店及线上平台发现,节日档期香烟销量显著增长,其中“烟这么点外卖”现象尤为突出,引发监管部门与业内专家的广泛关注。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内,店主王经理向记者坦言:“最近一周,‘利群(新版)’‘红塔山(经典1956)’等品牌销量环比增长30%以上,不少顾客是提前囤货。现在‘烟这么点外卖’很普遍,很多年轻人通过‘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下单,甚至要求送到酒店或聚会场所。”

记者注意到,线上烟草销售平台在节日期间推出“节日特供礼盒”等促销活动。例如,某平台将“双喜(硬经典)”(零售价45元/条)与打火机、烟灰缸捆绑销售,折扣后总价优惠10元。但根据《2025年烟草专卖品市场监管办法》第12条规定,此类“搭售”行为需明确标注,不得诱导消费。记者随机采访三位消费者,其中一位30岁的程序员小李表示:“‘烟这么点外卖’确实方便,但价格比实体店贵5元左右,主要是图省事。”

上海烟草集团市场分析师张伟指出:“节日消费呈现两大特点:一是礼品烟需求上升,‘中华(硬)’(零售价100元/条)‘玉溪(软)’(零售价85元/条)等高端品牌销量增长25%;二是‘年轻化’趋势明显,‘黄山(红方印)’(零售价58元/条)在20-30岁群体中占比提升。”他补充道,这与近期电子烟监管趋严(国家烟草专卖局2025年5月发布《电子烟管理办法》修订版)有一定关联,部分消费者转向传统香烟。

然而,节日消费也暴露出合规问题。广州市越秀区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通报,查处3起线上无证销售香烟案件,涉案金额超10万元。执法负责人李科长强调:“《刑法修正案(十一)》将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入刑标准降至5万元,‘烟这么点外卖’若涉及无证经营,将面临严厉处罚。”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收集到不同群体的反馈。资深烟民老陈(化名)表示:“节日聚会抽烟是习惯,但‘利群(软红)’(零售价60元/条)涨价后,现在只敢抽中档烟。”而25岁的白领小周则认为:“现在年轻人抽烟更注重品牌文化,比如‘七匹狼(软通)’(零售价50元/条)的包装设计更受青睐。”

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4.2%,其中节日消费贡献率约18%。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许桂华接受采访时指出:“虽然销量增长,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降低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行业需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

在市场行情方面,记者发现区域性差异明显。杭州市场“红双喜(硬)”(零售价55元/条)缺货现象频发,当地烟民需排队购买;而成都市场则因“娇子(软)”(零售价48元/条)促销,销量同比增长40%。烟草行业分析师刘明表示:“这种不平衡源于地方烟草公司库存管理差异,预计下半年将调整供需结构。”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电商平台出现“预售节日礼券”业务。消费者支付定金后,可在节日期间兑换指定香烟,但需线下门店提货。这一模式引发争议:北京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律师陈静认为,此类行为是否构成“变相线上销售”尚存法律空白,建议监管部门明确界定。

对于“烟这么点外卖”的监管,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今日发布《网络订货烟草制品配送服务规范(试行)》,要求配送人员必须佩戴统一标识,且不得进入住宅楼道。这一举措被业内视为规范市场的重要一步。

在政策层面,国家烟草专卖局计划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烟草制品零售点合理布局规划》,预计将影响全国30%的烟草零售终端。行业专家预计,这将进一步推高合规成本,促使部分小型商户转型。

综合来看,2025年“七一”节前烟草市场呈现出消费升级与监管收紧并行的态势。从消费者习惯到行业政策,各方都在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而“烟这么点外卖”这一现象,则成为观察烟草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独特窗口。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李欣怡本文地址:https://www.luoyiteng.com/article/34160.html发布于 2025-06-3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柒叔说烟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