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随着全国烟草行业防伪溯源体系的进一步深化,各地市场动态备受关注。记者今日走访延安的烟批发市场,发现该市场已全面接入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的“一物一码”防伪溯源系统,所有批发环节均需通过扫码核验,确保每一包香烟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一位批发商告诉记者:“现在每一笔交易都要录入系统,从厂家到零售终端,全程透明,假货根本混不进来。”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全国已有超过95%的烟草产品实现了防伪溯源全覆盖。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近年来监管部门与科技企业的紧密合作。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某知名烟草品牌的技术负责人表示:“我们采用了区块链技术,结合射频识别(RFID)和大数据分析,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描烟盒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从种植、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信息。”
与此同时,延安的烟批发市场今日迎来了一批市场监管部门的突击检查。检查组重点核查了部分商户是否存在违规渠道购进或销售未标注溯源码的香烟。一位市场监管人员透露:“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订后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无溯源信息的烟草制品,违者将面临最高50万元的罚款。”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家商户因未能提供某批次香烟的溯源凭证,被当场责令整改并处以3万元罚款。
行业市场行情方面,随着防伪溯源的普及,消费者对正品香烟的信任度显著提升。记者在延安的烟批发市场随机采访了多位烟民,一位姓李的消费者表示:“现在买烟都习惯先扫码,看到信息完整才放心。特别是那些价格较高的品牌,比如‘中华’(硬盒,零售价约100元/包),假货多,溯源系统确实帮了大忙。”另一位烟民则补充道:“以前在延安的烟批发市场周边的小店买过假烟,现在有了这个系统,感觉安全多了。”
业内专家对防伪溯源体系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的某研究员指出:“防伪溯源不仅是技术手段,更是法律合规的延伸。根据《电子商务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烟草企业有责任确保产品真实性,消费者也有权要求追溯信息。这套系统让监管从‘事后处罚’转向‘事前预防’。”
在市场动态方面,记者注意到,部分烟草品牌因成功应用防伪溯源技术,市场表现更为稳健。例如,某品牌通过“智慧烟标”技术,将防伪码与促销活动结合,既提升了消费者体验,又强化了品牌公信力。一位零售终端店主告诉记者:“现在扫码领优惠券的人多了,销量自然上去了。”
然而,防伪溯源的推广也面临一些挑战。记者在延安的烟批发市场发现,部分偏远地区的商户对系统的操作仍不够熟练。一位来自乡镇的批发商坦言:“年纪大了,用手机扫码有点慢,但没办法,不弄的话,货都卖不出去。”针对这一问题,当地烟草部门已组织多场培训会,并简化了操作流程。
此外,记者还关注到,部分消费者对溯源信息的真实性存有疑虑。一位姓王的消费者表示:“扫码能看到信息,但谁知道是不是厂家自己填的?希望有第三方机构也能参与审核。”对此,国家烟草专卖局回应称,溯源信息需经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认证,且所有数据不可篡改,确保透明度。
在法律合规层面,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进一步明确了防伪溯源的法律地位。法律专家强调:“此次修订将‘不得销售无溯源信息的烟草制品’写入法律,意味着防伪溯源不再是‘软性要求’,而是‘硬性规定’。未来,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还将加大。”
回到延安的烟批发市场,记者看到,随着午后的交易高峰到来,商户们正忙碌地核对每一笔订单的溯源信息。一位长期从事烟草批发的商户表示:“以前最怕查假烟,现在系统一扫就知道真假,心里踏实多了。”
综合来看,2025年6月30日,全国烟草行业的防伪溯源工作已进入深水区,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监管日益完善。延安的烟批发市场作为基层市场的缩影,其规范化运营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消费者、商户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正推动烟草行业向更透明、更合规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