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邱梦琪

拂光烟泰山拂光烟批发商高端消费升级,锦上添花。

邱梦琪 2025-06-30 3

2025年6月30日,随着烟草行业消费分级政策的深入推进,市场格局再度迎来显著变化。根据《烟草行业消费分级管理办法(2025年修订)》的最新要求,各品牌香烟产品需明确标注消费分级标识,并依据不同等级实施差异化税收和营销策略。记者今日走访多地市场发现,这一政策已对烟草零售端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高端市场和中端市场的供需关系出现微妙调整。

在山东省济南市,一位不愿具名的“泰山拂光烟批发商”向记者透露,自消费分级政策实施以来,其代理的高端香烟销量增长约15%,但利润空间因税收调整被压缩。该批发商表示:“消费者对‘高端’标签的敏感度提升,但价格敏感度同样存在。例如,泰山拂光(软红)批发价从每条560元上调至580元,部分零售商因利润不足开始转向中端品牌。”

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最新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消费分级政策覆盖的试点城市中,高端香烟(日均消费价格超过100元/包)销量同比增长8.3%,而中端市场(50-100元/包)则因政策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销量微跌1.2%。这一趋势在一线城市尤为明显。记者采访北京朝阳区的烟民李先生时,他坦言:“以前买高端烟图个面子,现在分级标识让选择更清晰,50元档次的‘利群’性价比反而更高。”

烟草法律专家张明(化名)指出,消费分级政策的法律依据源自《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履约要求,其核心在于通过税收杠杆和消费引导,减少青少年吸烟率并优化产业结构。他引用市场监管总局的监测报告称:“截至6月,全国已有超过85%的烟草零售终端完成分级标识更换,违规销售行为同比下降32%。”

然而,政策落地过程中也暴露出市场不均衡问题。在云南昆明,多位中端香烟品牌经销商反映,由于部分消费者对分级体系认知不足,导致“玉溪(软)”等传统中端品牌库存积压。记者在走访时发现,某连锁便利店店主王女士特意在收银台摆放分级指南,但仍遇到顾客询问:“分级和价格有什么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消费分级政策对烟草企业研发策略的影响已初显。记者联系到“泰山拂光烟批发商”所在的某省级烟草公司研发部门负责人,对方透露:“高端产品线正加速推出‘低焦油’与‘健康元素’组合包装,以应对分级政策对高端市场的限制。例如,即将上市的‘泰山拂光·臻选版’将标注‘低敏配方’,目标锁定分级体系中的‘健康优先’消费群体。”

在消费者端,分级政策引发的讨论尤为热烈。上海消费者保护协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68%的受访者认为分级标识有助于“避免冲动消费”,但仍有23%的消费者质疑其透明度。记者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位自称“老烟枪”的网友留言:“分级挺好,但别让‘中端’变‘低端’,我习惯的‘南京(红)’不能因为分级就涨价。”

国际烟草市场研究机构菲莫国际(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分析师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中国消费分级政策的实施,为全球烟草行业提供了“需求管理”的范本。该机构预计,到2026年,中国烟草市场将形成“金字塔”式消费结构:高端市场占比稳定在25%,中端市场因政策引导增长至45%,基础市场则因控烟措施持续萎缩。

针对政策实施中的争议,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在今日例行发布会上回应:“分级不是等级歧视,而是基于健康风险的消费引导。目前正联合卫健委制定更详细的分级标准解读,预计下月向社会公布。”该负责人特别提到,对于“泰山拂光烟批发商”等市场主体反映的库存问题,已启动“分级过渡期专项补贴”,预计将惠及全国约12万家中小零售户。

在政策持续发酵的背景下,记者观察发现,部分敏锐的烟草零售商已开始调整经营策略。成都某烟酒店店主刘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店里高端烟只展示不主动推荐,反而把‘中华(硬)’的分级说明贴在柜台最显眼位置,反而吸引了一批‘尝鲜’的年轻顾客。”这一现象印证了消费分级政策在市场引导中的“双刃剑”效应。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邱梦琪本文地址:https://www.luoyiteng.com/article/34268.html发布于 2025-06-3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霺叔说烟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