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韦婉婷

牛市 阿里山印象20元一包的烟民画像跃然纸上,一帆风顺

韦婉婷 2025-06-30 3

2025年6月30日,随着全国烟草市场持续回暖,各大品牌销量数据纷纷出炉,其中“阿里山印象”系列凭借20元一包的亲民定价,再度成为行业焦点。据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品牌在西南、华南等传统烟区市场份额同比增长12.7%,成为继“利群”“红塔山”之后又一黑马。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等核心市场,发现尽管电子烟和戒烟浪潮持续发酵,但传统烟草消费依然展现出惊人的韧性。

在北京市西单一家大型烟草专卖店内,店主王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当日的销售数据:“阿里山印象卖了近300条,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现在很多年轻烟民觉得它性价比高,20块钱能抽到这么经典的口味,比那些动辄三四十的品牌实在。”她透露,该品牌近期推出的“限量版包装”活动,更是吸引了大批收藏爱好者,部分渠道甚至出现溢价现象。

与市场热销形成对比的是,监管层对烟草行业的政策调控从未放松。国家烟草专卖局本周发布《2025年烟草行业合规指引》,明确要求所有品牌必须在包装上增加“吸烟有害健康”的动态警示标识,并规定20元以下档位产品需同步提供“戒烟服务卡”。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胡教授接受采访时指出:“阿里山印象等中低价位产品虽然销量可观,但恰恰是控烟政策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它们更容易被青少年群体接受。”

行业专家的观点在今日的“2025烟草经济论坛”上得到印证。会上,某大型烟草集团战略总监李先生公开表示:“阿里山印象的成功,本质上是品牌在‘文化营销’上的突破。它不是简单卖烟,而是通过包装设计讲述台湾阿里山的自然故事,这种差异化定位让它在价格战中脱颖而出。”他透露,该品牌今年还计划推出“无添加纯烟草”系列,试图在健康化趋势中寻找新突破口。

然而,在消费端的声音却更为复杂。记者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烟民:

“我今年45岁,阿里山印象是我抽过的最好抽的20元档香烟,尤其是它那个‘高山茶香’的味道,比红塔山柔和多了。”来自深圳的出租车司机老张一边点烟一边说,“不过现在20块确实有点贵了,记得前年还是18块一包。”

“我女儿偷偷抽这个,她觉得包装好看。”杭州某中学教师陈女士无奈表示,“我每次发现都会没收,但孩子说同学都在抽,她觉得这是‘小资’的象征。”

“现在抽20块的烟,主要是为了省钱。”刚失业的90后小刘苦笑道,“电子烟伤肺的新闻看多了,但又戒不掉,只能选便宜的。阿里山印象的口感虽然不错,但20块钱对我来说也是一笔开销。”

市场行情监测平台的数据显示,当前全国烟草价格体系呈现“两极分化”态势:高端市场“中华”“玉溪”等品牌价格稳定在45-60元区间;中低端市场则因原材料成本上涨,普遍出现5-8元的价格上调。阿里山印象20元一包的定价,恰好卡在“既不被视为廉价品,又没有高端负担”的微妙位置。

在行业合规层面,记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烟草法规定所有包装必须印有“吸烟等于慢性自杀”等警示语,但阿里山印象的包装设计巧妙地将警示标识置于侧面,正面则突出“台湾高山原叶”等字样。中国包装设计协会专家指出:“这种‘视觉博弈’在行业内并不罕见,如何在合规前提下最大化品牌价值,是所有烟草企业必须解决的课题。”

国际市场的动向同样值得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全球已有128个国家实施了“无烟包装”政策,但中国作为最大的烟草消费国,对此类政策的推行速度相对滞后。阿里山印象的海外代购现象,也反映出中国烟草品牌在国际化过程中的独特路径——通过华人社区和跨境电商,间接完成“走出去”。

临近傍晚,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24小时便利店看到,阿里山印象被放在了收银台最显眼的位置。店员小张说:“晚上来的年轻客人,十有八九会买这个。有次一个外国留学生问我:‘阿里山是真实存在的吗?’我说:‘是啊,台湾的风景很美,但烟还是要少抽。’”

夜幕降临时分,阿里山印象20元一包的价格标签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在控烟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这个价格既是一个经济符号,又是一个文化隐喻——它承载着烟民的记忆、企业的算计,以及一个行业在时代变迁中的挣扎与适应。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韦婉婷本文地址:https://www.luoyiteng.com/article/34275.html发布于 2025-06-3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霺叔说烟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