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烟草行业价格调控再引关注。继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价格管理的通知》后,全国多地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价格调整。记者今日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烟草零售终端发现,10元档位卷烟产品成为价格调控焦点,消费者对“什么烟耐抽在10元以内口感好”的讨论热度不减。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卷烟销量同比增长3.2%,但10元以下档位产品销量下滑明显。上海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近期我们已对部分品牌进行了价格指导,如‘红塔山’经典系列部分单品已从9.5元调整为8.8元,以稳定中低端市场。”该负责人表示,此次调整旨在平衡行业利润与消费者负担,避免恶性价格竞争。
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某便利店采访时,店主王女士展示了货架上琳琅满目的10元档位卷烟。“现在‘利群’天露王卖得最好,8.5一包,口感接近15元档位的‘双喜’。”一位正在选购的年轻消费者插话道,“什么烟耐抽在10元以内口感好?我觉得‘红双喜’硬盒7.5元性价比最高,抽完喉咙不干。”该消费者自称每日消费约2包,对价格敏感度较高。
中国烟草总公司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明远指出:“当前10元档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原料成本上涨压力,二是消费升级趋势。部分企业通过优化配方、改进包装等方式维持竞争力,但长期来看,该档位利润空间将持续受压。”他引用《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国实施报告数据称,2024年全国卷烟平均零售价已达17.3元/包,中低价位产品市场份额已从五年前的35%降至28%。
在广州天河区一家烟酒店,店主陈先生展示了刚到货的“白沙”银世界(7.5元/包)和“黄金叶”天叶(9.8元/包)。“这两个品牌是最近调价后的主力,‘黄金叶’之前卖10.5元,现在让利0.7元。”他向记者展示了店内张贴的《烟草价格合规经营告知书》,强调“严禁低于指导价销售”。据他观察,不少老烟民开始转向更廉价的“黄果树”红盒(6.5元/包)。
中国消费者协会最新发布的《烟草消费行为调查报告》显示,72.6%的受访者关注卷烟价格,其中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群体最看重“什么烟耐抽在10元以内口感好”。报告特别提及,2025年新修订的《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将价格监测纳入许可年检内容,违规企业可能面临最高50万元罚款。
记者采访到三位不同消费偏好的烟民:公务员李先生(30岁)表示:“现在‘红河’99(8元)比以前更柔和了,但包装太土气。”自由职业者赵女士(28岁)则认为:“‘南京’红山花(9元)是唯一能接受的品牌,其他要么太冲要么太淡。”而退休教师孙大爷(65岁)坚持抽“红塔山”经典100(6元),“几十年习惯了,涨价就少抽点。”
行业内部消息显示,云南中烟、安徽中烟等企业已启动10元档位产品升级计划。云南中烟品牌管理部负责人向媒体透露:“‘红塔山’新推出的‘超值’系列采用新型滤棒技术,虽价格不变,但焦油量降至8mg/支。”而安徽中烟则通过优化供应链,将“黄山”新概念系列成本压降12%。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公布的典型案例显示,河北某烟草公司因低于成本价销售“双喜”硬盒(标价12元,实际售9元)被处以80万元罚款。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刘强强调:“此次价格调控将重点关注三个环节:零售终端明码标价、电商平台价格监控、跨区域价格套利。”
国际烟草巨头菲莫国际亚太区分析师艾米丽·陈(Emily Chen)在发给记者的邮件中评论:“中国10元档位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化,传统低价品牌面临‘要么升级要么退出’的抉择。我们看到更多企业转向类似‘万宝路’蓝标(中国区售价13元)的差异化定价策略。”
截至发稿时,记者获悉国家烟草专卖局正在起草《关于规范烟草制品零售价格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预计将在第三季度发布。该文件拟建立全国统一的最低零售价数据库,并要求各省级烟草公司每季度公布价格监测报告。业内预计,随着电子烟纳入监管体系,传统卷烟价格竞争将更加复杂化。
在南京路步行街的一家老字号烟铺,店主周师傅(62岁)一边整理货架一边感慨:“三十年前,‘大前门’卖1.2元能抽一天;现在6元只能抽半天。不过老百姓总得有口烟抽,就看谁做得更实在。”他手上的《烟草价格自律公约》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品牌历次调价时间与幅度,最后一页写着“薄利多销,诚信经营”八个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