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姚梦瑶

精选资讯 正规购烟网专卖体制日益完善,与时俱进

姚梦瑶 2025-06-30 3

2025年6月30日,全国烟草行业专卖体制在持续强化监管与市场引导的双重作用下,迎来了新一轮政策落地与市场动态调整。记者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近期针对烟草制品的流通、销售及价格监管措施进一步细化,旨在巩固“正规购烟网”建设成果,打击非法渠道流通,同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最新修订内容显示,2025年起,烟草制品的生产、批发、零售等环节将实施更严格的追溯管理。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在6月2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当前市场上仍存在部分不法分子通过非正规渠道销售烟草制品,扰乱市场秩序。为此,我们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持续加大对非法购销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正规购烟网’成为消费者购烟的唯一合法途径。”

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烟草零售终端发现,各零售点均张贴了新版《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标识,并配备了防伪查询系统。北京海淀区一家连锁便利店店主李明(化名)表示:“现在进货渠道必须通过‘正规购烟网’平台认证,每单交易都有电子记录,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自动预警。价格方面,例如‘中华’硬盒(软包)零售价仍维持在50元/包,‘双喜’硬盒(硬包)为35元/包,任何低于市场价的销售均属违规。”

在消费者端,烟草价格透明化与购买渠道规范化成为热议话题。上海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我之前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有人以30元价格出售‘利群’香烟,但通过‘正规购烟网’查询后发现该批次产品已下架,疑似假冒。现在我会优先选择持证零售点,避免买到假烟。”

烟草行业市场行情方面,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销量同比增长3.2%,但利润增速放缓至1.8%,反映出行业在政策收紧背景下的调整压力。中国烟草学会秘书长王建国分析:“专卖体制的严格性虽然限制了短期增长,但长期来看有助于净化市场环境,提升消费者对正品烟草的认知度。特别是‘正规购烟网’的普及,让消费者能够通过扫码、官网查询等方式验证真伪,减少了假烟流通空间。”

与此同时,部分烟民对政策收紧表达了不同看法。郑州某企业员工刘先生认为:“虽然正规渠道能保证质量,但部分地区农村的零售网点较少,导致部分消费者转向非正规渠道。希望未来能增加基层购烟便利性。”针对这一问题,国家烟草专卖局表示,正在推进“烟草零售终端标准化建设三年计划”,计划到2027年实现乡镇级零售点覆盖率提升20%。

在法律合规层面,近期多起涉烟案件显示监管力度升级。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6月25日宣判一起跨省非法运输烟草专卖品案,涉案金额达1200万元,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法官在判决书中指出:“此类案件反映出部分犯罪分子利用物流网络逃避监管,监管部门已与交通运输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正规购烟网’的物流追溯功能将逐步接入全国货运平台。”

业内专家呼吁消费者提高法律意识。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教授陈曦指出:“《刑法修正案(十一)》对生产、销售伪劣烟草制品的处罚进一步加重,但消费者若明知是假烟仍购买,也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因此,通过‘正规购烟网’等合法渠道购烟不仅是责任,更是自我保护。”

国际烟草市场动态也值得关注。2025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指出,中国烟草专卖体制在减少青少年吸烟率方面成效显著,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的监管仍需加强。国家烟草专卖局回应称,正研究制定电子烟相关管理办法,预计年内出台。

在行业创新方面,部分烟草企业开始探索“互联网+专卖”模式。广东中烟推出的“粤烟智控”平台已接入“正规购烟网”,消费者可在线查询产品批次、生产日期等信息。该企业市场部负责人透露:“未来计划开发AR防伪技术,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烟盒,即可看到动态防伪标识,进一步压缩假烟生存空间。”

截至发稿时,全国已有超过80%的烟草零售终端完成“正规购烟网”系统升级。随着“七五”规划收官在即,烟草行业专卖体制的现代化转型仍在继续,如何在严格监管与市场需求间寻求平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姚梦瑶本文地址:https://www.luoyiteng.com/article/34433.html发布于 2025-06-3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柒叔说烟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