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随着夏季消费旺季的到来,烟草行业消费画像再次成为市场焦点。记者今日走访多家烟草专卖店及线上平台,发现消费者对烟草产品的选择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尤其对细支烟、高端烟的需求持续增长。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烟草市场正经历一场由消费升级驱动的结构性调整,而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烟草专卖店内,记者注意到,细支烟的陈列区域被放置在最为显眼的位置。店员李师傅告诉记者:“最近一个月,细支烟的销量环比增长了15%左右,尤其是‘万宝路细烟’系列,几乎每天都要补货。”当被问及“万宝路细烟有几种”时,李师傅回答:“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万宝路细支’和‘万宝路薄荷细支’两种,价格分别是45元和48元一包,最近还有消费者询问是否有其他口味,但暂时没有上市。”
记者查阅了相关市场数据,发现这一趋势并非孤立现象。根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全国细支烟销量同比增长12.3%,其中“万宝路细烟”系列以8.7%的市场份额位居细分市场前列。这一数据与记者在采访中观察到的现象基本吻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细支烟销量增长,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并未降低。在一家线上烟草销售平台上,记者发现“万宝路细烟”的月销量虽然位居前列,但部分消费者在评论区抱怨价格过高:“45元一包,比普通款贵了近一倍,性价比确实有点低。”
烟草行业的消费画像变化,与近年来监管政策的调整密不可分。2024年10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烟草制品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强高端烟草产品的市场监管,并提高烟草制品的透明度。北京烟草协会副会长张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政策收紧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也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和消费者体验。”他举例说:“比如‘万宝路细烟’系列,除了在口味上做文章,包装设计也更具现代感,这迎合了年轻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在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电子烟在2023年被纳入烟草监管范围,但传统烟草的消费群体并未因此大规模转向电子烟。相反,许多烟民在尝试电子烟后,依然保持着对传统烟草的偏好。王先生是一名35岁的上班族,他告诉记者:“电子烟虽然方便,但抽起来总感觉不够‘过瘾’,尤其是社交场合,还是传统烟更得体。”他的看法代表了不少成熟烟民的消费心理。
与此同时,烟草行业的合规性也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2025年1月生效的《烟草制品标签管理办法》要求所有烟草制品必须在包装上标注详细的健康警示信息,并限制使用误导性宣传语。记者在多家商店观察发现,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时会仔细查看包装上的信息。刘女士是一名偶尔吸烟的消费者,她表示:“现在买烟前都会看看上面的警示语,虽然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偶尔抽一两根还是难免的,至少要选合规的。”
在高端烟草市场,消费画像的变化更为明显。记者走访了上海一家高端烟草专卖店,发现“万宝路细烟有几种”的问题在这里有了新的答案。店员介绍,除了常规的细支和薄荷细支,还有一款限量版的“万宝路细支黑冰”,售价高达68元一包,主要面向高端消费群体。尽管价格不菲,但这款产品依然吸引了不少年轻白领前来购买。据店员透露,这款限量版烟每月限量供应200条,经常供不应求。
烟草行业的消费画像还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烟草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产烟草品牌开始进入海外市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在国外生活过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国际品牌的烟草产品。李女士曾在新加坡工作三年,她告诉记者:“在国外习惯了抽‘万宝路’,回国后也还是选择这个牌子,虽然国内也有不错的品牌,但习惯了就不想换了。”
然而,烟草行业的未来发展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一方面,随着健康意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尝试戒烟或减少吸烟量;另一方面,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也给行业带来了压力。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赵红在一份公开声明中表示:“未来几年,烟草行业可能会经历更激烈的洗牌,那些能够适应新消费趋势、坚持合规经营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烟民,他们对当前烟草市场的看法各不相同。张先生是一名大学生,他坦言:“虽然知道吸烟不好,但有时候压力大还是忍不住抽一两根,现在细支烟流行,我也跟风买过‘万宝路细烟’,但说实话,价格有点贵,普通款性价比更高。”而陈阿姨则表示:“我老伴抽了几十年烟了,现在他开始尝试电子烟,虽然不能完全替代,但至少比以前抽得少了,这也是一种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