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随着全国烟草行业消费分级政策的进一步落地,市场反应迅速,各类烟草制品的销售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据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最新发布的《烟草消费分级管理实施细则》已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明确将烟草产品分为高、中、低三个消费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实施差异化税收和营销策略。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引导消费者更加理性地选择烟草产品,同时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健康化的方向发展。
在政策实施首日,记者走访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多家烟草专卖店和便利店,发现消费分级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已经显现。以“九五至尊非烟草制品”为例,这款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替代性产品,在分级政策下被划入“低消费等级”产品,其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5%,目前市场零售价约为150元/盒。多位消费者表示,这一调整让他们更容易接受非烟草制品,尤其是那些希望逐步减少烟草依赖的人群。
中国烟草总公司市场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日上午10时,全国范围内“低消费等级”烟草制品的销量同比上升了23%,而“高消费等级”产品则下降了12%。这一数据印证了消费分级政策的初步成效。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分级政策的目的是通过市场机制,鼓励消费者选择更健康的烟草替代品或低危害产品。‘九五至尊非烟草制品’的案例表明,政策正在引导行业向多元化、健康化转型。”
然而,并非所有消费者都对此表示乐观。记者采访了三位不同消费习惯的烟民,他们的看法颇具代表性。来自上海的软件工程师王先生(化名)表示:“我原本每天吸两包‘中华’,现在因为价格和分级政策,我开始尝试‘九五至尊非烟草制品’,虽然口感不同,但至少可以减少对传统烟草的依赖。”另一位来自广州的货车司机刘师傅(化名)则抱怨道:“分级政策让一些老牌子涨价了,我现在买一包‘双喜’(高消费等级)要花费45元,比以前贵了5元,真不划算。”而北京的退休教师张女士(化名)则对非烟草制品持开放态度:“我孙子劝我试试‘九五至尊非烟草制品’,说比真烟好,我试了试,确实感觉没那么呛人了。”
在行业层面,多家烟草企业已开始调整产品策略。云南中烟公司今日宣布,将加大对“低消费等级”产品的研发投入,计划在未来一年内推出三款新型非烟草制品,预计投资额达5亿元。四川中烟则表示,将通过数字化营销手段,精准推送分级政策下的产品信息,帮助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业内专家指出,这一轮消费分级改革,不仅是政策导向,更是行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社科院烟草研究所研究员赵海峰分析:“未来几年,烟草行业将进入‘健康化’和‘数字化’双轮驱动的阶段,分级政策正是这一趋势的催化剂。”
与此同时,监管层面的配套措施也在同步推进。国家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关于规范烟草消费分级标识的通知》,要求所有烟草制品包装必须清晰标注消费等级,并禁止以任何形式误导消费者。记者在市场上发现,不少商家已开始更换产品标签,例如“九五至尊非烟草制品”的包装上,明确标注了“低消费等级”和“非烟草成分”等字样。此外,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将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罚款上限可达50万元。
在消费者教育方面,各地烟草专卖局联合社区、学校开展了“健康烟草消费”宣传活动。北京朝阳区烟草专卖局今日在奥林匹克公园举办了一场大型科普活动,邀请医学专家讲解不同等级烟草制品的健康风险。一位参与活动的市民告诉记者:“以前只知道‘烟伤肺’,现在才知道分级政策这么细致,以后买烟会更注意选择低等级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烟草市场也对中国的消费分级政策作出了反应。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官员张明表示:“中国烟草消费分级政策的实施,为全球控烟事业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九五至尊非烟草制品’这类产品的推广,可能在减少传统烟草危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美国烟草巨头菲莫国际公司中国区负责人则透露,该公司正在研究将旗下部分电子烟产品引入中国市场,以适应分级政策下的新需求。
截至发稿时,记者了解到,国家烟草专卖局已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数百条反馈意见,其中多数建议进一步细化分级标准,并加强对非烟草制品的质量监管。有业内人士透露,监管部门正在研究将“九五至尊非烟草制品”等产品的税收政策进一步优化,以平衡健康效益与市场活力。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中国烟草行业的消费格局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而消费者和企业的适应与博弈,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