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随着全国烟草市场净化行动的深入推进,各地烟草市场秩序持续好转,假冒伪劣卷烟的流通渠道被进一步压缩。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查获各类非法卷烟案件超过1.2万起,涉案金额达5.6亿元,市场净化率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监管部门持续加码的打假力度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内,记者看到,店员正对进店顾客进行实名登记和身份核验。“现在购买香烟需要出示身份证,并且只能购买符合规定的品牌和数量。”店员李女士表示,自新规实施以来,店内销售秩序明显改善,消费者对正规渠道的认可度也在提高。与此同时,不少消费者对价格较为敏感的品牌表现出了更高的关注度。有顾客在询问时问道:“白色真龙多少钱一包烟?”店员回答称:“白色真龙(软包)目前售价为12元一包,属于中档价位,但因其品质稳定,一直是市场上的热门选择。”
烟草市场的净化并非一蹴而就,其背后是监管部门多措并举的结果。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多地烟草专卖部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了“春雷行动”“利剑行动”等专项打击行动,重点整治网络售假、走私烟贩等突出问题。在某次行动中,执法人员一举端掉一个跨省制售假烟窝点,现场查获假冒“中华”“利群”等品牌卷烟2.3万条,涉案金额高达3200万元。该案主犯王某在采访中表示,由于国家对烟草行业的监管日益严格,其制假售假链条已难以为继,最终选择主动投案自首。
业内专家对当前市场形势发表看法。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明指出:“烟草市场净化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修订完善,监管部门对非法渠道的打击力度持续加大,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伪劣卷烟的风险显著降低。”他同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香烟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并可通过扫描条形码等方式验证真伪,避免因贪图便宜而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
在市场行情方面,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重点卷烟品牌销量保持稳定增长,其中“白沙”“红塔山”等大众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记者走访多家烟草零售终端发现,部分消费者对价格相对亲民的国产品牌表现出更高的忠诚度。一位常年在社区便利店购烟的烟民王先生表示:“现在买烟越来越规范,虽然有时会排队等候,但能确保买到真品,心里踏实。至于白色真龙多少钱一包烟,我了解过,在正规店里买是13元,比黑市便宜不少,而且质量有保障。”
与此同时,烟草行业的合规经营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多家卷烟生产企业加大了产品溯源技术的应用力度,通过二维码、RFID等技术手段实现“一包一码”,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扫描即可查询产品信息。某知名品牌市场负责人透露:“我们已投入5000万元升级防伪系统,确保每一包香烟都能被精准追溯,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承诺,也是对行业规范的响应。”
然而,市场净化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记者在暗访中发现,部分城乡结合部地区仍存在零星假烟销售点,消费者辨别能力不足导致上当受骗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某乡镇集市,一名摊主公然向记者兜售“免税中华”,并声称“一包只要25元”。记者随即报警,执法人员到场后确认该批卷烟为假冒伪劣产品,当场予以没收。该事件反映出,尽管城市地区市场秩序已大为好转,但偏远地区仍需加强监管覆盖。
消费者教育同样是市场净化的重要环节。近日,多地烟草专卖局联合社区、学校开展“烟草知识进万家”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举办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烟草鉴别知识。在某次活动中,一位参与互动的烟民李先生表示:“以前总以为只要包装像就是真的,现在才知道辨别真伪要从油墨、纸张等多方面入手。以后买烟一定会更谨慎,毕竟健康和财产安全都重要。”
放眼全国,2025年烟草市场净化行动已进入常态化阶段。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在7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坚持‘打源头、端窝点、断网络’的工作方针,同时强化科技赋能,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预计到年底,全国市场净化率将稳定在90%以上,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在上海市某大型超市的烟草专柜前,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向顾客介绍“扫码验真”流程。一位正在选购香烟的年轻消费者陈女士说:“现在年轻人对健康越来越重视,但有时难免需要抽一两支烟,所以更愿意选择正规渠道。白色真龙多少钱一包烟?我知道是14元,虽然比以前贵了点,但能保证是真烟,值。”
随着市场净化工作的深入推进,烟草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正迎来新的局面。从监管部门的重拳整治,到企业的技术创新,再到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多方合力的作用下,烟草市场正逐步走向规范化、透明化。这场关乎公共利益和行业未来的持久战,仍在继续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