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初的迎客松香烟,是当时中国烟草市场上的一款标志性产品。它的价格在当时属于中等水平,一包大约在2元左右,一条就是20元。这个价格对于当时的普通工薪阶层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不算贵,但也谈不上便宜。迎客松香烟的包装设计很有特色,绿色的底色上印着迎客松的图案,象征着中国的友好与热情。香烟的烟丝质量在当时也算不错,抽起来口感醇和,烟气比较柔和,适合大多数人的口味。
迎客松香烟的产地是安徽,由安徽中烟工业公司生产。这款香烟在九十年代初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南方地区,很多人抽的都是这个牌子。它的包装设计简洁大方,烟盒上除了迎客松的图案,还有“迎客松”三个大字,字体工整有力,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香烟的过滤嘴也比较长,抽起来比较舒服,不会觉得呛人。那时候,很多人在招待客人时,都会拿出一包迎客松,显得既大方又有品味。
迎客松香烟的烟丝质量在当时算是上乘的,采用的是优质的烟叶,经过精细的加工,烟丝的颜色金黄,看起来就很诱人。抽起来的时候,烟气比较柔和,没有太多的刺激感,适合那些不太喜欢太浓烈香烟的人。它的烟气味道比较纯正,没有过多的杂味,抽完之后喉咙不会觉得不舒服。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很多人喜欢抽迎客松的原因之一,因为它既好抽,又不会让人感到不适。
在九十年代初,迎客松香烟的广告宣传也比较到位,经常能在电视上看到它的广告。广告画面中,迎客松的形象非常醒目,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那时候的人们,对广告还是比较相信的,看到这种有实力的广告,自然会对这款香烟产生好感。加上它的价格适中,质量又不错,所以很快就成了市场上的热门产品。
那时候,香烟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品,更是一种社交工具。一包迎客松,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记得有一次,我父亲带我去拜访一个亲戚,到了亲戚家,父亲拿出一包迎客松递给亲戚,亲戚接过烟,点了点头,笑着说:“不错,这烟不错。”就这么一句话,气氛一下子就融洽了。这就是九十年代初的社会,香烟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来自河北石家庄的桂先生,对90年初的迎客松香烟有着深刻的记忆。他说:“那时候我刚参加工作,工资不高,但手里还是有点闲钱。每次朋友聚会,我都会带上一包迎客松。那时候觉得,抽这种烟的人,都是有点身份的。迎客松香烟的味道我到现在还记得,抽起来很舒服,烟气不冲,很柔和。那时候的香烟,没有现在这么多牌子,但迎客松绝对是那时候的明星产品。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那时候的烟好抽,不像现在,烟味太浓,抽起来呛人。”桂先生的这段话,道出了许多老烟民的心声,也让我们对90年代初的迎客松香烟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