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黄思涵

国家为何香烟非张2025年内部人透露!本文评析香烟利税贡献大

黄思涵 2025-07-03 2

烟草,这个看似寻常却牵动无数人神经的物品,在中国始终扮演着复杂而矛盾的角色。从田间到工厂,从街头小卖部到高档烟酒店,香烟的身影无处不在。人们吸着它,谈论它,依赖它,甚至以它为社交媒介。然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一个奇特的现象却长期存在:烟草价格始终由国家严格控制,几十年间虽有小幅调整,但整体涨幅远低于通货膨胀率,也远低于其他商品的价格波动。这种“计划经济”式的定价方式,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中国显得格外突兀。普通烟民感受着物价飞涨,却发现自己手中的香烟价格似乎总在原地踏步,这种反差让人不禁要问,国家为何香烟非张?

**国家之所以对香烟价格实行严格管控,核心原因在于其独特的双重属性。**香烟首先是一种特殊商品,具有高度的成瘾性和严重的健康危害。作为全球最大的烟草消费国和生产国,中国政府对烟草的控制负有特殊责任。通过价格管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尤其是青少年消费。其次,烟草税收是中央财政的重要来源,2022年全国烟草税利总额达到12409亿元,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不容忽视。如果任由市场定价,烟草价格大幅上涨可能导致消费量锐减,直接影响财政税收。再者,香烟价格关乎社会公平,如果任由市场调节,高档香烟价格可能飙升至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的地步,而低档香烟价格则可能低到几乎无法起到任何价格调节作用。因此,国家需要在控烟与健康、财政税收、社会公平之间寻找平衡点。

从具体政策层面看,我国烟草价格管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行烟草专卖制度,从种植、收购、生产到销售,每个环节都由国家严格管控,杜绝了市场自由竞争。二是明确划分卷烟等级和价格区间,由烟草总公司统一制定指导价格,各地烟草公司在此基础上执行。三是定期调整机制,虽然调整频率不高,但并非完全静止。根据全网搜索结果,我国卷烟零售指导价近年来确实有所上调,但涨幅远低于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涨幅。例如,2020年至2023年间,全国CPI累计上涨约8%,而同档次卷烟零售价平均涨幅不足3%。这种“温和”的价格调整,既避免了因价格突变引发的社会震荡,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控烟目标。

从经济逻辑分析,香烟价格不随市场自由波动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烟草行业具有高度垄断性,国家烟草专卖局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这种“政企合一”的模式决定了价格不可能完全市场化。同时,烟草消费具有刚性特征,大量烟民对价格敏感度较低,过度涨价可能导致“黄牛”倒卖和走私烟泛滥。此外,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统一的定价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地区间的消费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在价格管制的同时,也通过不断提高烟草消费税、加大控烟宣传、限制公共场所吸烟等措施,多管齐下地引导烟草消费走向合理化。

江苏南通的翁先生,是一位有着二十年烟龄的普通消费者。谈到国家为何香烟非张,他深有感触地说:“我1998年开始抽烟时,一包红塔山才3块钱,现在涨到10块多,二十多年才涨了7块钱,这跟物价上涨比起来,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我身边很多老烟民都这么觉得,香烟价格涨得慢,感觉就像国家的‘福利’一样。其实我挺理解国家的难处,烟不能不让卖,也不能卖太贵,毕竟很多人靠这行吃饭,税收也是国家的命脉。但说实话,如果价格能再高点,说不定能少点烟民,毕竟抽不起自然就不抽了。不过话说回来,国家为何香烟非张这个问题,确实值得琢磨,它背后反映的是健康、经济和社会的多重考量。”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黄思涵本文地址:https://www.luoyiteng.com/article/35897.html发布于 2025-07-0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注明出处霺叔说烟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