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随着我国烟草行业监管政策的持续优化,新一轮烟草许可制度改革在多地试点推行,引发行业内外广泛关注。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最新修订的《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将于下月正式实施,其中涉及许可证申请流程简化、零售点布局优化等多项调整,旨在平衡市场秩序与消费者需求。
在政策解读会上,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王明远表示:“此次改革的核心是‘放管服’协同推进,特别是对10元以下低价位烟零售许可的调整,将有效缓解部分地区的‘买烟难’问题。”他透露,新规将允许经济欠发达地区适度增加低价位烟零售点密度,同时通过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全链条追溯,确保市场秩序不失控。
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烟草市场发现,政策调整已初见成效。北京海淀区某社区零售店店主李明告诉记者:“以前申请许可证需要跑三个部门,现在通过‘一网通办’系统,7个工作日就能拿到证。而且对于10元一下烟推荐产品,比如‘黄山(细支红方印)’、‘红塔山(经典1956)’,审批时不再强制要求最低销量门槛。”
在消费者端,政策变化同样引发热议。上海市民张女士在采访中表示:“以前小区周边买不到10元一下烟推荐品牌,现在下楼就有卖,方便多了。”但也有人担忧价格波动,一位不愿具名的烟民称:“担心低价烟供应增加后,会不会导致假烟泛滥?”
行业专家对此持不同观点。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所长刘伟指出:“从国际经验看,适度放开低价烟零售许可可降低非法贸易空间。例如澳大利亚在2012年调整许可政策后,黑市份额从15%降至8%。”他同时强调,关键在于配套措施:“新规要求所有零售终端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单支烟扫码率需达99%,这比旧规提高了20个百分点。”
在市场行情方面,监测数据显示,政策发布后一周内,全国10元以下烟销量环比增长12.3%,其中“黄鹤楼(软蓝)”(售价9元/包)、“红河(软88)”(售价8.5元/包)等主流品牌库存周转天数缩短至3天。不过,行业分析师王立军指出:“短期销量上升可能包含政策预期前的囤货行为,长期影响需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改革还涉及电子烟监管协同。深圳某电子烟企业负责人透露:“烟草局要求电子烟零售点与烟草制品店保持50米以上距离,这比地方性法规更严格。”该负责人补充道:“有客户咨询10元一下烟推荐是否包括电子烟替代品,我们建议关注‘悦刻(Relx)’等合规产品,但价格普遍高于传统香烟。”
在法律合规层面,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律师提醒:“新规明确将‘明知对方无证仍供货’列为严重违法情形,罚款上限从5万元提高到20万元。零售户需注意查验许可证有效期,否则可能面临‘一责双罚’。”
记者还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下半年将开展烟草专卖许可专项检查,重点关注三类问题:一是利用“10元一下烟推荐”名义销售非法渠道产品;二是伪造许可证进行跨区域经营;三是电子烟与烟草制品混合经营。据透露,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共查处无证经营案件2.7万起,罚没金额3.6亿元。
对于烟草企业而言,改革也带来新机遇。云南中烟人士透露:“公司正调整产品结构,计划推出更多符合新规的低价位新品,预计首期投入2亿元用于包装防伪升级。”而安徽中烟则表示将利用许可优化契机,在皖北地区试点“烟草+农产品”复合经营模式。
在政策执行层面,多地创新监管方式。武汉市烟草专卖局推出“许可地图”APP,消费者可实时查询附近合法零售点;山东省则建立“黑名单”制度,将三年内违规超2次的零售户纳入联合惩戒范围。一位参与试点的执法人员表示:“现在通过大数据分析,能提前发现异常交易,比如某店突然大量购进10元一下烟推荐品牌,系统会自动预警。”
随着7月4日当天各地烟草零售户陆续收到新规培训通知,行业适应期正式开启。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半年将是政策落地关键期,10元一下烟推荐市场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整体消费格局。”而消费者和零售户最关心的,仍是价格稳定与真伪保障能否同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