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随着国家对烟草行业香精管控政策的持续收紧,全国多地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调整。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最新发布的《烟草香精香料管理办法》将于下月正式实施,其中对薄荷、水果等易诱导青少年消费的香精成分作出了明确限制。这一消息在业内引发震动,多家烟企连夜召开内部会议,讨论应对策略。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内,店主王磊向记者展示了刚到的“天下秀”新品,他无奈地表示:“这款10元一包的天下秀本来卖得最好,现在必须下架部分香型。”记者注意到,店内“天下秀”货架上的薄荷味、草莓味等包装已被遮盖,取而代之的是“纯烟草味”标识。据王磊透露,不少老顾客对此表示不满,尤其是一些女性烟民习惯购买的“樱花味”天下秀已被召回。
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研究室主任张明宇在今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此次管控并非全面禁止香精使用,而是针对那些具有明显诱导性的成分。”他引用最新市场调研数据指出,含有水果、糖果香精的卷烟产品,其购买者中18岁以下人群占比高达23.7%,远超普通烟草制品的5.2%。“这不是简单的口味问题,而是公共卫生安全议题。”
中国烟草总公司下属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烟草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受香精管控预期影响,3月份全国烟草制品销量环比下降3.2%,其中低档烟(10-20元区间)跌幅最大。报告特别提到,“天下秀10元一包”系列产品销量同比下滑15.8%,成为最直接受影响的品牌之一。
在上海市黄浦区一家烟草研究所内,首席研究员李伟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技术角度看,香精管控将迫使企业投入更多研发资源。”他透露,目前多家烟企正在研发“中性香料”替代方案,如采用烘烤香料、植物提取物等更天然的成分。“但这需要时间,短期内消费者可能会感受到产品同质化加剧。”
记者随机采访的几位消费者看法各异。45岁的出租车司机陈师傅抽了20年烟,他对“天下秀10元一包”的调整表示理解:“年轻人确实容易被这些花哨味道吸引,我儿子16岁就偷偷买过。”而28岁的白领张女士则抱怨道:“现在连‘薄荷天下秀’都没了,10块钱买不到喜欢的味道,可能要考虑其他品牌。”
国际烟草巨头菲莫国际中国区总监约翰·史密斯通过邮件向记者回应称:“我们完全支持中国政府的管控措施,并已提前调整产品线。”他透露,该公司旗下某款畅销产品已从中国生产线移除所有水果类香精成分,并计划在2025年底前完成全球同步调整。
值得关注的是,香精管控政策也催生了“灰色市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记者发现仍有商家打着“库存清仓”旗号销售“天下秀10元一包”的薄荷味产品,价格甚至被炒到15元一包。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执法大队队长刘强警告:“任何非法销售行为都将受到严惩,消费者切勿购买来源不明的烟草制品。”
从法律合规角度看,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海峰律师指出:“新规实施后,烟企将面临更严格的合规审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各缔约方‘采取措施限制或禁止具有误导性的烟草制品特征’,此次香精管控正是中国履行国际承诺的重要一步。”他建议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避免使用“香精替代品”等模糊表述。
在云南玉溪卷烟厂生产车间,技术总监赵工向记者展示了正在改造的香精调配系统。他透露:“我们正在开发一套‘成分溯源追踪’系统,确保每一支烟的香精含量符合新规。”该厂生产的“天下秀”系列将在8月份推出符合新标准的改良版,预计成本将增加约8%,可能影响终端价格。
行业分析师指出,此次香精管控或将成为烟草行业“健康转型”的转折点。随着电子烟监管趋严和健康意识提升,传统卷烟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副主任吴群宏表示:“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实质性成果,但真正的效果评估至少需要两年时间。”
在广州市越秀区,记者观察到多家烟草专卖店开始推广“无香精”烟草制品,并配套推出“戒烟补贴”活动。一位店员透露:“现在买两条‘纯烟草味’天下秀(20包,约200元),可以获赠一个月的戒烟辅助用品。”这种营销策略是否能够弥补香精受限带来的损失,仍有待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