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全球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调整,中国烟草行业在严格的监管政策与消费升级的双重影响下,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市场格局。记者今日走访多地烟草市场,发现“35元左右爆珠烟细支”成为消费者和商家热议的焦点,这一价格区间既反映了政策压力下的价格理性回归,也体现了消费者对高端细支烟的持续追捧。
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行业税收同比增长3.2%,但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1.5个百分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烟草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向记者表示:“政策收紧是主因,特别是‘双控’政策(控税控量)的实施,让企业不得不在产品结构上做出调整。”记者注意到,在部分一二线城市,35元左右的爆珠细支烟销量逆势上涨,其中“XX品牌细支爆珠”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断货现象。
“35元左右爆珠烟细支”的热销并非偶然。记者采访的消费者李先生(化名)表示:“这个价位性价比最高,既不是天价烟,又有特色口感。”他特别提到:“最近试了XX品牌的新款细支爆珠,薄荷口味很清新,价格在32元到38元之间,正好符合我的消费习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高端烟市场(50元以上)因税收调整导致价格上浮,部分消费者开始转向中端市场。
行业专家张教授(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分析指出:“35元价位段的成功,在于它精准把握了‘品质升级’与‘价格敏感’的平衡点。细支烟的流行背后,是年轻消费者对‘小而美’产品的偏好,而爆珠技术则提供了差异化的体验。”记者在杭州某烟草专卖店看到,店员正热情地向顾客推荐一款“35元爆珠细支”,强调其“双爆珠设计,可以切换果香与茶香两种口味”。
然而,市场的繁荣背后,监管压力不容忽视。7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草制品生产经营监管的通知》明确要求,所有烟草制品必须在包装上增加“吸烟有害健康”的动态警示标识。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某品牌35元爆珠细支的包装上已新增了可旋转的警示标识,但部分消费者对此表示反感。“包装设计越来越复杂,反而增加了成本,最终可能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一位长期吸烟的市民王女士抱怨道。
与此同时,国际烟草市场的变化也在影响国内。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近期对电子烟的严格审查,导致部分跨国烟草公司调整战略,转而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记者获悉,英美烟草集团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针对中国市场的全新细支爆珠系列,预计定价在40元左右,直接对标国内35元价位段的产品。
在法律合规层面,新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修正案将于2026年生效,要求成员国逐步禁止薄荷味等“诱导性”烟草制品。多位业内人士担忧,这可能导致现有爆珠烟产品线面临调整。不过,记者采访的律师刘先生表示:“短期内影响有限,因为35元价位段的爆珠烟更多是‘口味改良’而非‘诱导性’产品,法律风险相对较低。”
价格波动是今日市场的另一大看点。记者记录到,在郑州市场,35元左右爆珠细支烟的实际零售价普遍在33-36元之间,而去年同期为29-33元。一位批发商透露:“纸价上涨和税收调整是主要推手,加上‘35元左右爆珠烟细支’突然成为热销品,部分商家趁机提价。”消费者赵先生对此表示无奈:“本来想买XX品牌爆珠细支,结果发现价格涨了3元,只好换了另一款。”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收集到的反馈呈现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35元价位段的细支爆珠烟提供了更多选择,比粗支烟更健康,也比高价烟更亲民。”而反对者则指出:“过度包装和营销噱头让烟草产品‘变相涨价’,35元的价格对于低收入群体来说仍然偏高。”
针对市场现状,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某省级烟草公司研发部负责人表示:“未来行业将加速向‘细支化、特色化’转型,35元价位段是关键战场。”而反烟组织代表则强调:“无论产品如何包装,烟草危害的本质不会改变,政策应进一步向健康导向倾斜。”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35元爆珠细支烟热销,但购买人群中,有近四成表示“会考虑戒烟”。这或许预示着,即使烟草市场在短期内仍能找到增长点,但长期趋势已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