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国家烟草专卖局今日发布最新一轮烟草行业配额管理政策调整,引发业内广泛关注。根据官方通报,本次调整涉及全国范围内卷烟生产、流通及零售环节的总量控制,其中“蓝盒子和天下”等高端品牌配额占比有所提升,而部分区域性中低端品牌则面临更为严格的管控。
记者今日走访北京市朝阳区多家烟草专卖店发现,政策调整后,部分烟民已开始调整消费习惯。一位经常购买“蓝盒子和天下”的消费者李先生表示:“听说配额收紧后,价格可能会上涨,我提前囤了几条。”他透露,目前“蓝盒子和天下”的批发价已从上周的每条580元升至600元,零售价则稳定在650元上下。
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在今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此次配额调整旨在优化行业结构,打击非法流通。该负责人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最新修订内容,我们加大了对高端品牌的倾斜力度,‘蓝盒子和天下’作为税收贡献主力,其生产配额上调5%,但总量控制红线不变。”
行业分析师张伟(化名)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调整反映出监管层面对品牌集中化的引导意图。“‘蓝盒子和天下’的市场占有率已突破15%,其配额提升意味着行业资源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他补充道,根据市场监管总局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卷烟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7.3%,但库存周转率下降,显示供需关系正在重塑。
在地方层面,记者联系到河南省烟草专卖局,该局市场监测处工作人员透露,河南作为传统产烟大省,此次配额下调2%,但“天下”系列在河南的生产基地获得了专项补贴。“虽然总量减少,但通过技术升级,我们预计单箱利润率仍能提升3个百分点。”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无烟中国”今日发布声明,呼吁关注配额政策对价格的影响。该组织负责人王丽指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框架公约,中国承诺到2025年将烟草价格提升20%,此次配额调整可能成为价格调控的配套措施。”她同时提到,近期有多起因“蓝盒子和天下”缺货引发的投诉,显示市场波动已开始显现。
烟草行业法律合规专家刘明(化名)在法律实务研讨会上表示,新政策对企业的合规要求更高。“《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办法》修订后,零售户库存量将被纳入动态监控,违反配额规定的处罚上限已提高到50万元。”他引用某省会城市烟草局处罚案例说明,一家因超配额销售“蓝盒子和天下”的连锁店被处以货值3倍的罚款。
记者在上海市黄浦区随机采访多位烟民时发现,消费者对“蓝盒子和天下”的依赖度较高。30岁的金融从业者陈女士说:“我每周固定买两条‘蓝盒子和天下’,虽然贵,但其他牌子口感不对。”而另一位老烟民则抱怨:“现在买‘天下’要排队,有时候还得托熟人。”
在零售端,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更为直接。北京某连锁便利店店主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每月固定从烟草公司拿货的“蓝盒子和天下”配额从120条减少到100条,而“蓝盒子和天下”的销售额占其烟草类收入的40%以上。“我只能减少其他牌子的进货量来保证高端烟供应。”
国际烟草研究机构“全球烟草追踪中心”发布报告称,中国通过配额管理推动品牌集中的策略,与全球烟草市场趋势一致。该报告特别提到,“蓝盒子和天下”在亚洲市场的品牌溢价能力已超过日本烟草的“Parliament”系列。
据中国烟草交易中心数据,7月1日至3日,全国卷烟批发价格指数上涨1.2点,其中“蓝盒子和天下”价格指数上涨3.5点。某省级烟草公司采购负责人透露:“我们已向国家局申请增加‘天下’系列的临时配额,但审批流程至少需要两周。”
针对市场热议的“配额调整是否会导致黑市活跃”问题,国家烟草专卖局经济运行司副司长在回应中强调:“我们已部署全国打击非法卷烟专项行动,上半年查处案件1.2万起,涉案金额超20亿元。”他同时透露,下半年将引入区块链技术追踪烟支溯源,进一步压缩非法流通空间。
在政策执行层面,记者注意到,各地烟草专卖局已启动零售户培训。广州市烟草专卖局培训材料显示,新规要求零售户必须将“蓝盒子和天下”等品牌单独陈列,并设置“价格公示牌”。一位参加培训的零售户表示:“现在连摆放位置都有规定,感觉比以前更严格了。”
行业媒体《烟草经济报》今日头版评论文章指出,此次配额调整标志着中国烟草行业正式进入“总量控制、结构优化”的新阶段。文章引用中国烟草总公司内部数据称,通过此次调整,预计行业整体毛利率将提升2.1个百分点,但区域市场分化可能加剧。
随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市场各方正在重新寻找平衡点。一位不愿具名的省级烟草公司高管向记者坦言:“‘蓝盒子和天下’的配额提升是好事,但我们要防止价格过快上涨引发监管干预。现在最关键的是做好供需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