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填充后出现硬块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反应,可能是由于脂肪团、炎症引起的血肿或脂肪坏死等原因造成的。处理方法需根据硬块出现的时间及具体情况来决定。
术后早期(2-3周内)出现的硬块多是由于局部淤血或水肿所致,通常在术后三周内会随着血液逐渐吸收而自然消退,无需特殊处理。患者可通过适当热敷或遵医嘱使用术后药物缓解肿胀。
若硬块在术后晚期(一个月至半年)出现,且伴有疼痛或持续增大,可能是脂肪坏死或钙化灶形成。此时应减少触摸,观察硬块是否自行恢复。若硬块较大且影响美观,需就医通过小切口抽吸针将坏死脂肪组织抽出,必要时可补充适量脂肪以恢复形态。
针对脂肪填充过量导致的硬块,医生可能会建议注射溶解酶分解多余脂肪,或通过手术取出硬块。术后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保持良好作息以促进恢复。
预防硬块的关键在于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经验丰富的医生,采用多点分层注射技术,确保脂肪均匀分布,减少坏死风险。术后定期复查,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可最大程度避免硬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