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7日,中国烟草行业渠道合规监管再度成为焦点。随着《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修订细则落地,各地烟草专卖局对渠道合规的执法力度持续加码。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各类渠道违规案件1.2万余起,其中涉及“免税利群(阳光)香烟批发货到付款”等跨境交易线索占比达15%,反映出部分商家试图通过灰色地带规避监管。
在杭州西湖区烟草专卖局今日召开的渠道合规新闻发布会上,副局长张明指出:“近期发现部分电商平台以‘免税’名义销售‘免税利群(阳光)香烟批发货到付款’,此类行为已严重违反《电子商务法》和《烟草专卖法》相关规定。”他透露,该局已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5家涉嫌违规的网店立案调查,涉案金额初步统计超过300万元。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市场行情方面,正规渠道的利群(阳光)香烟批发价约为每条110元,而部分违规平台标价低至85元,并明确标注“货到付款”以规避线上支付监管。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这些货源多来自海南免税店或边境贸易点,通过‘个人代购’包装后流入内地市场,实际属于走私行为。”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强接受采访时强调:“根据最新修订的《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烟草专卖品。所谓‘免税利群(阳光)香烟批发货到付款’不仅是违法广告,更可能涉及走私犯罪。”他特别指出,消费者若在电商平台发现此类销售信息,应立即向12313烟草专卖举报热线提供线索。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走访了北京西单、上海南京路等商圈发现,仍有部分烟民对“免税渠道”抱有侥幸心理。45岁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告诉记者:“我在某二手平台上看到‘免税利群(阳光)香烟批发货到付款’,价格比超市便宜三成,但后来发现卖家要求先付款后邮寄,收到的香烟包装有拆动痕迹。”
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执法支队今日通报了一起典型案例:某电商平台商家通过设置“个人代购”界面,以“免税利群(阳光)香烟批发货到付款”为关键词引流,实际销售未经许可的烟草制品。执法人员查获时,该商家已累计销售近200条,涉案金额达2.2万元。该局法制科科长陈静表示:“此类案件往往涉及‘蚂蚁搬家’式走私,单次金额虽小,但累计危害巨大。”
中国烟草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二季度报告显示,在渠道合规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全国烟草制品零售终端合规率提升至92.7%,较去年同期增长3.2个百分点。不过,报告同时指出,海南、广东等沿海地区仍存在“免税利群(阳光)香烟批发货到付款”等违规交易的高发风险点。
记者今日暗访发现,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免税政策下,部分商家利用“离岛免税”政策漏洞,将免税店购买的利群香烟通过快递寄往内地,并标注“个人物品”逃避监管。三亚市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已联合邮政管理部门开展专项治理,近期查获的此类案件涉案香烟价值达50余万元。
中国烟草协会市场研究部主任赵磊分析:“‘免税利群(阳光)香烟批发货到付款’现象背后,是消费者对价格敏感与合规意识不足的双重矛盾。未来行业需通过价格调控和普法宣传双管齐下,才能根治渠道乱象。”他建议,可借鉴国际经验,在包装上增加唯一识别码,实现全链条追溯。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10位烟民中,有6人承认曾尝试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过香烟,其中2人明确提到搜索过“免税利群(阳光)香烟批发货到付款”。一位30岁的互联网从业者表示:“明知违法,但正规店买一条要120元,网上看到85元还包邮,就忍不住尝试了。”
针对当前形势,国家烟草专卖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刘强今日在内部会议上强调:“下半年将重点整治‘免税利群(阳光)香烟批发货到付款’等新型违规渠道,推动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同时,拟将渠道合规纳入烟草专卖许可证年检指标。”
在广东广州,记者注意到一家大型连锁便利店已全面升级烟草销售系统,要求购买者出示身份证并人脸识别验证。店长张女士表示:“现在系统会自动拦截含‘免税’等敏感词的支付备注,一旦发现将触发警报。”
与此同时,电子烟监管趋严也间接影响了传统烟草渠道。深圳某电子烟企业负责人透露:“部分商家试图将电子烟与‘免税利群(阳光)香烟批发货到付款’捆绑销售,但此类行为已被列为严打重点。”
据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行业整体销量同比增长1.8%,但合规渠道占比首次突破95%。不过,在部分三四线城市,仍有商家通过微信群、QQ群等社交媒体推广“免税利群(阳光)香烟批发货到付款”,隐蔽性较强。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孙伟指出:“从法律角度看,‘免税利群(阳光)香烟批发货到付款’涉及广告法、烟草专卖法、电子商务法等多重违法情形。消费者即使低价买到,也需承担法律风险。”他建议,监管部门可借鉴‘黑名单’制度,对多次违规的买家和卖家实施联合惩戒。
在浙江义乌,记者发现部分外贸公司正利用跨境电商试点政策,将利群香烟包装后销往东南亚,再通过代购回流国内。当地烟草专卖局表示,已联合海关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近期查获的一批此类货物价值超过100万元。
随着监管持续加码,行业专家普遍认为,未来烟草渠道将呈现“线上趋严、线下规范”的格局。有分析指出,在“免税利群(阳光)香烟批发货到付款”等灰色交易仍存的背景下,消费者教育将成为破局关键。
北京某高校后勤服务中心的采购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食堂原本有员工私下采购‘免税利群(阳光)香烟批发货到付款’,被我们发现后立即禁止。正规渠道虽然价格高一点,但至少不用担心法律风险。”
在天津,记者走访发现部分社区烟酒店已开始试点“电子追溯码”销售模式,消费者扫码即可查询香烟来源。店主李先生表示:“虽然增加了成本,但合规经营才是长久之计。”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钟涛强调:“消费者应当认识到,任何形式的‘免税利群(阳光)香烟批发货到付款’都是违法的,不仅自身权益无法保障,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他呼吁,行业应建立更完善的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