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随着全国烟草行业“真烟溯源”系统全面升级上线,一场关乎消费者权益与行业监管的革命性变革正式拉开帷幕。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大型超市内,记者注意到,不少消费者在购买黄鹤楼、中华等品牌香烟时,纷纷拿出手机扫描包装上的专属二维码,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官方APP“天价烟整治与真品溯源”平台进行查验。这一场景,正是全国烟草行业在“真烟溯源”方面迈出的坚实一步。
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2025年烟草行业真烟溯源监管实施方案》,从7月1日起,全国所有卷烟产品均需搭载具备“一物一码”功能的溯源系统。消费者只需通过扫描烟盒上的二维码,即可实时查询到香烟的生产日期、批次、物流轨迹、销售渠道等关键信息。这一举措旨在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同时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据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查处涉烟违法案件3.2万起,其中假冒伪劣案件占比达45%,而“真烟溯源”系统的上线,有望将这一比例大幅压缩。
在上海市黄浦区的一家烟草专卖店内,店主王女士向记者表示:“自从‘真烟溯源’系统上线后,店里销售额明显提升,尤其是像黄鹤楼50元一包的烟最新款,很多老顾客都会主动要求扫码验证,买得也更放心了。”她补充道,过去常有消费者反映买到假烟,现在通过溯源系统,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烟草行业专家、中国烟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真烟溯源’系统的核心在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每一支香烟的生产、运输、销售环节都被记录在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上。这不仅提升了监管效率,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他举例说明,某消费者在河南购买的一包“黄鹤楼50元一包的烟最新”产品,通过溯源系统可清晰看到其从湖北某生产车间出发,经过物流中转,最终到达销售终端的全过程。
然而,新系统的实施也引发了一些讨论。在广州市天河区的烟民陈先生告诉记者:“扫码验证确实方便,但有时候信号不好或者APP卡顿,体验会打折扣。”此外,有业内人士透露,部分中小零售商对系统的操作仍存在适应期,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智能手机普及率相对较低,这给溯源系统的全面推广带来一定挑战。
针对这些情况,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发布会上回应称,已组织专业团队对全国范围内的零售终端进行培训,并优化了溯源APP的兼容性。同时,为照顾老年消费者,系统还保留了传统电话验证渠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30日,全国已有超过85%的零售终端完成系统对接,预计到年底这一比例将提升至95%以上。
从市场行情来看,“真烟溯源”的推行对烟草品牌也产生了积极影响。记者走访发现,在杭州西湖区,一包“黄鹤楼50元一包的烟最新”的售价稳定在48元,而通过溯源系统验证后,不少消费者愿意为正品支付小幅溢价。有消费者表示:“虽然价格没变,但心里踏实多了,毕竟假烟抽起来不仅伤身体,还可能违法。”
与此同时,国际烟草市场对中国的“真烟溯源”举措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与监测专家约翰·史密斯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烟草行业通过技术手段强化监管,为全球烟草治理提供了新思路。这一模式有望被更多国家借鉴。”
在法律合规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无溯源标识的卷烟产品。违反者将面临最高5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将被吊销烟草专卖许可证。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法律顾问张律师强调:“‘真烟溯源’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法律责任的延伸,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提供溯源证明,而商家则有义务配合查验。”
在消费者评价方面,记者收集了来自不同城市的反馈。武汉的刘女士认为:“以前买烟总担心真假,现在扫个码就知道,特别方便。”而南京的赵先生则建议:“希望能增加更多语言版本,方便外籍人士使用。”这些声音反映出公众对“真烟溯源”系统的认可,同时也提出了改进方向。
随着“真烟溯源”系统的全面落地,中国烟草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从生产到销售,从监管到消费,每一个环节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言:“这不仅是技术的一次飞跃,更是行业责任与担当的体现。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加透明、规范、健康的烟草市场将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