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随着全国烟草行业上半年销售数据陆续出炉,区域差异再次成为行业焦点。记者今日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获悉,上半年全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总额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3.7%,但不同省份的表现却呈现明显分化态势。其中,云南、湖南等传统产烟大省继续保持领先,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则因控烟政策加码,市场增速明显放缓。
“今年的区域差异比往年更加明显,”中国烟草学会副会长李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云南为例,上半年云产烟叶收购均价达到每公斤85元,较去年同期上涨5.3%,而北京市场同款产品的批发价则稳定在每条80元左右,没有明显波动。”这种价格差异背后,反映的是不同地区烟草产业结构的深层变化。
记者走访发现,在云南昆明烟草交易市场,前来洽谈的客商络绎不绝。一位来自广东的经销商告诉记者:“现在云南中烟的‘玉溪’系列产品在华南市场很受欢迎,特别是‘玉溪·软吉祥’这款,单包批发价18元,抽完没有烟味的香烟特性让很多年轻消费者接受。”相比之下,北京市场的烟草销售则显得冷清许多。北京市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烟草消费量同比下降2.1%,主要原因是新版控烟条例实施后,室内公共场所禁烟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政策层面,区域差异同样显著。记者注意到,自2024年底《电子烟管理办法》修订后,各省市执行力度不一。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对全市电子烟零售点进行突击检查,查处违规销售行为37起;而广东省则因电子烟产业聚集,监管政策更为灵活,深圳某电子烟企业负责人透露:“我们正在研发‘抽完没有烟味的香烟’替代品,这类产品在广东市场接受度很高。”
行业专家指出,区域差异的形成有多重原因。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教授分析:“一方面是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各地烟草产业政策、环保要求和税收政策也不尽相同。”以税收为例,记者了解到,云南烟草税负较全国平均水平高约2个百分点,这既保护了本地产业,也使得产品在周边省份更具竞争力。
在消费端,区域差异同样明显。记者采访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几位烟民:北京的张先生表示:“现在市区里抽完没有烟味的香烟很难找到,但去郊区或者周边省份就能买到,价格还便宜不少。”而云南的刘女士则说:“我们这里烟草种类多,选择余地大,像‘红塔山’这样的产品,本地售价比外地便宜5-8元一条。”
市场行情方面,记者从行业内部获得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烟草行业呈现“南强北弱、东快西慢”的格局。南方省份如云南、贵州、湖南等,烟草制品出厂价同比上涨3.2%;而北方省份普遍持平或略有下降。在产品结构上,南方市场细支烟、低焦油产品占比达42%,北方仅为28%。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深入实施,各地区的烟草控制措施也在不断升级。记者获悉,江苏省计划在2025年底前实现所有便利店不再销售烟草制品;而四川、重庆等西南省份则更注重推广“减害降焦”技术,当地烟草企业已开发出多款焦油含量低于8mg的卷烟产品。
业内专家认为,区域差异短期内难以消除,但长期来看,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和烟草专卖体制深化改革,这种差异可能会逐步缩小。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展计划司司长在近日召开的行业会议上表示:“我们将继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既要支持重点产区发展,也要帮助落后地区转型升级。”
在产品创新方面,记者注意到“抽完没有烟味的香烟”这一概念正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关注。某烟草科技企业首席科学家透露:“我们正在研发的新型烟草制品,采用特殊过滤技术,确实能够实现抽完没有烟味的香烟效果,预计明年可在部分省份试点销售。”这一创新或将成为缩小区域差异的新突破口。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的变化也给国内烟草行业带来新的挑战。记者从海关总署获悉,上半年我国烟草制品出口额同比下降1.5%,而进口烟草制品则增长4.2%,特别是欧洲和日韩品牌在中高端市场占据优势。这种进口替代现象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明显。
综合来看,2025年上半年中国烟草行业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产销格局、政策执行、消费习惯和产品结构等方面。面对这种差异,不同地区的烟草企业和监管部门正采取差异化策略应对。云南中烟市场部负责人表示:“我们会根据各地特点调整产品组合,比如针对北方市场开发低焦油产品,南方则推广细支系列。”而北京市烟草专卖局则更注重履行控烟职责,数据显示全市无烟单位数量已突破1.2万家。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各地区的做法也有所不同。记者发现,上海等地已建立完善的烟草消费投诉机制,而一些中西部省份仍在完善相关制度。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指出:“无论区域差异如何,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是各地烟草监管的基本原则。”
随着下半年传统销售旺季的到来,区域差异可能进一步显现。记者将持续关注各地烟草市场动态,特别是“抽完没有烟味的香烟”等创新产品在不同区域的推广情况。同时,也将跟踪报道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新举措,以及各省市在平衡产业发展与控烟责任方面的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