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国内烟草市场迎来新一轮价格波动,多地烟民发现,包括“黑玫瑰”在内的多款香烟价格出现明显调整。记者走访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烟草专卖店及部分便利店发现,不同品牌香烟价格涨跌不一,其中“黑玫瑰烟多钱一盒”成为烟民热议的话题。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烟草专卖店,店主李先生向记者透露:“今天早上刚调整完价格,‘黑玫瑰’从之前的80元一盒涨到了85元,不少老顾客都来问怎么回事。”据他介绍,此次价格调整并非个别现象,多家烟草零售终端均收到了烟草公司的调价通知。而上海市静安区某便利店的工作人员则表示,他们店里的“黑玫瑰”价格保持不变,仍是82元一盒,但其他品牌如“黄金叶”和“利群”则出现了5元至10元不等的涨幅。
针对这一现象,记者联系了国家烟草专卖局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近期价格波动主要源于原材料成本上升和部分区域税收政策调整。他引用了一份内部通报:“今年上半年,烟叶、香精香料等关键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10%至15%,部分产区因天气原因减产,进一步加剧了成本压力。”此外,他强调,所有价格调整均需符合《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关于明码标价和合理定价的规定,各地烟草公司已按要求向市场监管部门备案。
在行业市场行情方面,记者查阅了多家烟草行业研究机构的报告。中国烟草经济信息中心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烟草市场分析报告》指出,今年1至6月,全国卷烟批发价格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涨3.7%,其中高端香烟价格涨幅更为明显。报告特别提到:“‘黑玫瑰’作为近年来市场表现突出的高端品牌,其价格波动对消费者预期影响较大。”
多位业内专家对此次价格调整发表了看法。中国烟草学会常务理事张教授认为:“从长期来看,原材料成本上涨是推动烟草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但短期内,区域性税收政策的差异也会导致价格‘洼地’现象。”他建议消费者理性看待价格波动,同时呼吁监管部门加强市场监测,防止部分商家借机哄抬价格。北京烟草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女士则表示,协会已启动价格巡查机制,将通过随机抽查和消费者投诉渠道,确保价格调整的合规性。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多位烟民。30岁的程序员刘先生表示:“‘黑玫瑰烟多钱一盒’这个问题我昨天刚遇到,在北京买是85元,回家后发现广州的表哥那只要78元,差价挺大的。”他坦言,虽然价格涨了,但“还是得抽,毕竟习惯了”。而45岁的出租车司机赵师傅则显得更为敏感:“以前一包烟能抽两天,现在一天就没了,真扛不住。”不过,也有消费者持不同态度,28岁的设计师陈女士认为:“好烟就该值这个价,毕竟品质在那儿。”
在合规与法律层面,记者注意到,此次价格调整后,部分零售终端存在未及时更新价格标签的情况。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发出《关于规范烟草零售价格标识的通知》,要求所有烟草经营者必须在显著位置标明价格,并保留调价依据。律师李明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若未明码标价或标价与实际不符,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货或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与此同时,部分消费者开始关注替代品市场。记者发现,电子烟、代用烟等产品的咨询量近期有所上升。不过,北京某电子烟品牌代理商表示:“虽然传统烟草涨价,但电子烟的监管趋严,现在很多产品都下架了。”
综合各方信息来看,此次烟草价格波动反映了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市场动态。从原材料成本到税收政策,从行业规范到消费者心理,每一个环节都在影响着最终的零售价格。而“黑玫瑰烟多钱一盒”这一具体问题,不仅折射出普通烟民的日常困扰,也成为了观察整个烟草市场变化的窗口。
在广州市越秀区,记者遇到了一位专门研究烟草价格的退休教师。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己记录多年的价格本:“‘黑玫瑰’从2018年的65元涨到现在的78元,几乎翻倍了。每次调整都有理由,但老百姓的感受就是‘越来越贵’。”这种朴素的观察,或许正是当前烟草市场最真实的写照。
临近中午,记者再次走访市场发现,尽管价格调整已有一段时间,但仍有消费者对最新价格不甚了解。一位刚购买“黑玫瑰”的女士告诉记者:“我以为还是82元,付钱时才发现涨了3元,差点没带够钱。”这一细节再次提醒我们,烟草价格的每一次变动,最终都会直接影响到千千万万的消费者。